鼓是庞大的打击发声乐器的一种, 打击乐器是你可以自由的组合任何东西敲击出你想要的节奏, 但是因为编制过于庞大, 尤其是大乐团失势后, 小编制乐队崛起, 只剩一个人要处理所有打击乐器的部分, 這個型態的鼓成了最方便的组合而大流行. 所以你可以看见一套架子鼓可以有不同的组合风貌, 端看鼓手想要表现的风格与声音! 是所有乐器中最自由的一种, 也是迷人之所在!
港台比较习惯称为「爵士鼓」, 因为他们比较早接触西方音乐, 而那个时代音乐主流就是爵士乐, 演出中用的鼓, 所以稱為JAZZ DRUM中译为爵士鼓. 然后一直沿用至今!
大陆本地则都有,只是大部分惯称「架子鼓」(一般理解是用架子组合起来的鼓来形容这种乐器. 但也有人认为是用JAZZ DRUM 直译中文, 把JAZZ 用音译为”架子” ) , 然而现代应用并不局限在JAZZ领域,如果是古典出身的老外或是JAZZ外的鼓手,多喜欢用Drum Set、Drum Kit 来形容这种乐器,在某个程度来看似乎比较接近原文的意义, 所以比较建议的说法应该叫做「套鼓」或是「鼓组」
我们必须知道早期套鼓上的镲片与鼓都是来自于军队的发号司令工具, 所以我们习惯称呼Snare drum 为军鼓, 但是它的原意并不是军鼓, Snare 是指那一条会响的响弦, 它们在军队是由不同的人操作而且要移动, 所以至今仍可以看见军队还保留着行进乐队, 其中的打击乐器配置这部分统称行进鼓.
套鼓的发明有一些背景因素:
1. 那时候黑人的葬礼会用行进鼓来做仪式的伴奏, 算是最早把行进鼓与镲用在生活上.
2. 古典乐团节拍不固定除了复杂的舞蹈外,没有办法轻松随兴跳舞, 于是有些人尝试将源自非洲适合简单跳舞的四拍节奏带入其中.让跳舞成为一个简单的行为!
3. 南北战争结束后很多军队鼓手得找出路, 有人发明了踩锤, 于是有了用脚踩的地鼓, 而有了大乐队(Big Band)型态的演出阵容.
但是那个时期的鼓组样式跟现代很不同. 镲片是吊起来的,(至今还沿用在一些古典室内交响乐团之中, 称为吊镲) , 只有木鱼没有通鼓, 也没有踩镲. 尺寸上也因为演出空间的需求跟现代有很大的差异.
那为什么我们称为爵士鼓呢? 这些大乐队的演出音乐中有一种特别适和跳舞的音乐, 就是后来的JAZZ爵士乐, 这音乐型态快速蔓延而改变了整个乐器演奏的样貌.爵士乐带动了酒吧与舞厅的文化.
顺带一提当时的美国执行酒税, 它的算法是在酒吧按所有人头课税, 店家当然会想省钱,于是来表演助兴的大乐队遭遇人员编制的缩减, 在演奏人员编制减少压力下促成踩镲的诞生,至此套鼓的样貌便稳定的成为现代套鼓这个模样,同时也演进成现代电声乐队的人员型态, 随着JAZZ扩散于是称为爵士乐用的鼓.
回到最前面所说, 「你可以自由的组合任何东西敲击出你想要的节奏」,那为何市售的套鼓都是五鼓三镲的基本组合呢?
那是因为鼓组发展很久后, 势必会有教育传承的问题, 五鼓三镲的基本组合,是比较符合这时代流行音乐的需求, 技巧与习惯, 乐器厂商方便销售的常规品, 可以说是一种被时势所需约定成俗的结果. 每个人都可以在他的音乐中决定需要什么样貌的乐器, 鼓手当然也可以去变动他的配置以满足所需!
所以一个专业的鼓手可能会有各种尺寸与配件组合的套鼓, 其中有些是必须特别订制, 他会按不同的演出需求去改变组合.有时候我们不禁要想想这鼓是不是称为「组合鼓」比较恰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