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平时去钓鱼所使用的诱鱼窝料往往是挂钩饵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习以为常便忽略了其中很多内在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有那么多窝料,为什么鱼单单去吃你那小小的挂钩饵料?这个问题也是鱼是否会快速咬钩的关键问题。
我记得邓刚大师曾经说过一句话,鱼为什么非要吃你鱼钩上的鱼饵呢?一盘花生米端上来,你先挑哪个吃?肯定是先挑个大的吃。这句话的意思是钩挂的饵料要与诱鱼的窝料有所区别,并且要优于窝料,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让钓饵凸显个性,做到与众不同,这自然也是能让鱼快速咬钩的四个技巧。
一、钓饵要凸显形体个性
我们平时用的酒米打窝拉饵垂钓、玉米打窝搓饵垂钓,都属于钓饵形态和窝料不同的钓法,也不同程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有意凸显钓饵的形体个性,还需要大家开动脑筋,下面就给大家一个思路。
比如我们用玉米打窝玉米钓时,如果作为钓饵的玉米没有凸显形体个性,在几十甚至几百颗玉米粒中吃到作为钓饵的那颗玉米粒谈何容易?故此,我们可以用老玉米打窝时用嫩玉米做钓饵、用嫩玉米打窝时用老坛玉米做钓饵、用老坛玉米打窝时用麝香味玉米做钓饵,最不济在玉米中挑选那些个头较大、较饱满的玉米粒做钓饵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二、钓饵要凸显颜色个性
虽然说生活在水中的鱼类视觉不是太好,但也不代表它们没有视力,它们同样也能分辨出来颜色,并且对不同的颜色也有自己的喜好,比如说鲤鱼就是近视眼,但在近距离时,还是能够清楚地分辨出饵料的颜色。
我们常钓的几种淡水鱼普遍对红色和黄色比较感兴趣,另外、青鱼还喜欢青色和黄褐色,草鱼还喜欢绿色和黄色,而鲢鱼和鳙鱼喜欢白色。如果当作钓饵的颜色符合所钓目标鱼的喜好,并且与窝料颜色区别开来,那么这些鱼类就无疑就会优先吃钓饵了。
三、让钓饵凸显味道个性
大多数鱼类都是通过嗅觉和味觉来觅食的,钓饵的气味和味道如果比窝料的味道稍微重一些,窝里的鱼就会优先吃钓饵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淡引浓钓。
不同的鱼喜好的味道类型不一样,比如鲫鱼喜腥、鲤鱼喜甜、鲢鳙喜酸、鲶鱼喜臭,另外它们喜好的味道和季节也有关系,比如钓鱼谚语中所说的春腥、夏淡、秋香、冬浓。
所以我们针对不同的目标鱼选用它们喜欢的味道,用较淡味道的窝料完成诱鱼过程,用较浓味道的钓饵来作钓,那么鱼咬钩的速度和效率是不是好很多?
这里提醒大家一句,腥味饵料因为预示着含有更多的蛋白质成分,鱼在四季都喜欢进食,只是因为季节不同、气温不同,或者因为小杂鱼闹窝的缘故,我们用腥的浓淡不同而已。
四、让钓饵凸显活饵的个性
我们常钓的几种淡水鱼均有捕食活物的天性,喜食荤饵的鱼这个特征相对还明显些,当我们的钓饵在水里轻轻地产生抖动时,在诸多静止不动的窝料面前是不是会更容易引起鱼的注意?让鱼误以为是活饵,从而快速地进行捕食,吸饵入口。
可见、逗钓是我们让鱼快速咬钩的另一个法宝,只是在逗钓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目标鱼逗钓的幅度不同,对食荤的掠食性鱼类如黑鱼、翘嘴等幅度大点也没关系,而对那些鲤鱼、鲫鱼、草鱼等杂食性鱼类,就要讲究适度逗钓,尤其是针对警惕性高的野生大鲤鱼,幅度过大容易惊吓到鱼,反而起到负作用。
写到最后
有个钓友在我一篇文章的评论区留言说:“没有鱼资源,其他一切都是屁”,我回复他:“鱼资源再好,如果没有“屁”,你只能钓个屁”。鱼资源固然重要,谁都知道鱼多好钓鱼,但当下鱼资源匮乏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一味地去埋怨资源不好并不能改变现状,把自己的渔获惨淡或者“空军”全部归罪于鱼资源匮乏其实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面对这一客观现实,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钓技钓法,在有限的资源里多钓鱼、钓大鱼。我不相信有人会专找没鱼或鱼稀少的水域去钓鱼,更不相信有人去钓鱼又不想钓住鱼。当然了,为数不多的自诩为佛系钓手的“钓鱼人”除外。所以像本文这类分享让鱼快速咬钩的4个技巧,让你远离“空军”的文章,很有必要去学习和领会,大家说我说得对不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