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零时,由华谊公司出品、管虎导演的电影《八佰》票房突破10亿元,成为2020年首部进入“10亿俱乐部”的影片,同样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75部票房达到10亿的影片。这一市场成绩无疑对于后疫情时期电影产业复工复产起到了提振的作用,更让人们看到了特殊时期电影市场的希望,有利于恢复电影从业者的信心。(8月26日《北京青年报》)
一河之隔,歌女婉转清脆的声线,让原本疲惫不堪的士兵们情不自禁被吸引,他们沉醉地倾听、张望,霓虹闪烁,映在他们眼中的是大上海的五光十色、纸醉金迷,“小湖北”一脸憧憬,“那边真好看”。的确,望过窄窄苏州河,那边是天堂,这边是地狱……估计制作方自己也没有想到,“迟到”了一年的《八佰》,竟然成了带动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的“强心剂”,正如片中为万人瞩目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一样,甫一出场,便自带光环。
好看与否,尚无定论,但无论如何,《八佰》算得上耐看吧。据说影片拍得甚是艰难,筹备和制作周期长达四年,上映日期又一改再改,导演管虎的回忆里都是“难”字。仅是布光的信号线每次都要铺几公里,有的甚至需要挖通地下河道从几千米外接过来。所有灯光线加起来可以从苏州铺到上海。这戏的耗资,可窥一斑。如此费钱费力,聚焦的却是战争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满耳都是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满眼都是倒下的人,深不见底的夜色中能恍惚看见的只有惊恐的眼白和大片血色,炮声隆隆中,看似没有主角,那些或英勇或怯懦,或从怯懦成长为英勇的芸芸众生,在残酷战争的背景下散发出光彩,成为主角。从极致卑微成长到豪情万丈,小湖北、端午、老葫芦、羊拐、老铁、老算盘……都有着他们怯懦的一面,也都有他们逐渐成长为英雄的一面,这些小人物,或许在和平年代只是“泯然众人”,然而彼时,他们迸发出让人“泪湿口罩”的力量。
这部片子的另一“别致”之处是始终有观众在场。四行仓库所处的位置天然就是最好的“戏台”。一道几十米宽的苏州河,将南北岸隔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北岸看着南岸的灯红酒绿,南岸看着北岸的炮火纷飞。租界中的看客们于是拥有了一个奇特的双重身份:他们是这场战争的编剧兼演员。正是他们的参与,才构筑了一场让人心惊的残酷戏剧。在这场战争戏剧中,租界中的“看客”看着对岸,而影院中的观众,则看着他们。在这纷繁的视角中,聚焦的已经远远不是战争本身,更多的是战场上以及繁华租界中,各色小人物舍生“成仁”的转变。
而这又使《八佰》成为了一个唤醒灵魂的故事,河之对岸,以至于外界千千万万的民众,最终,被“八百勇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唤醒”,在外敌面前,成为一个坚强的共同体,这大概才是这部电影更深刻的主题吧。
影片里,戏曲故事与现代战争交相辉映,处理手法相当蒙太奇,《挑滑车》里的岳家军,《定军山》里的老黄忠,还有关羽的兄弟情和赵云的家国情,皮影戏里的千里走单骑,都为这场战争增加了历史悲壮感。屏幕中奔跑在两岸间的鬃毛飞扬的大白马更让人心中倏忽一动,感慨良多。戏班班主临时把《走麦城》换成热血激昂的《挑滑车》,“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小湖北”梦幻视角中的“端午”最后骑上了白马,成长为面对千军万马不退缩的英雄。战争完成了对每个人的洗礼。热血的小人物,成为了历史画面中的主角。
银幕外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泪流满面后的怅然,更应有对和平生活的珍惜。
此时,我们走进影院,有电影看,真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