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正是香港电影的巅峰时期,各类电影人士大放异彩,贡献者从李小龙,许冠文,洪金宝,成龙,李连杰到导演徐克,吴宇森,关锦鹏,再到武指袁和平等等,但这些叱咤影坛大佬昔日的辉煌都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邹文怀。
邹文怀
说起邹文怀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未能反应过来,但若说起嘉禾电影,尤其是小时候看到下面这个画面,“当当当”的声音响起时,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嘉禾电影开头
邹文怀便是嘉禾公司的创始人,嘉禾在全盛时期几乎成了香港电影的代名词,而他也成为了人们心中当仁不让的香港电影教父。他所捧红的明星更是涵盖了整个香港影视圈!
邹文怀祖籍广东梅州,1927年出生于香港,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返港后任职记者。
1957年邵逸夫回到香港开始创办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正在招兵买马之际。
邹文怀在大学挚友吴嘉棠的推荐下,进入邵氏并任职宣传主任,并对邵逸夫大胆的提出了一个要求,宣传部门的所有职员由他决定。随后将何冠昌、蔡永昌及梁风等好友拉入邵氏出任要职,这也为之后的邹文怀带他们出走邵氏建立嘉禾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邵氏四元老(邹文怀 何冠昌 邹定欧 蔡永昌)
当时的邵氏属于刚刚起步,公司没有几个明星和导演,而对手陆运涛的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当时已经将一些名导和众多一线明星纳入麾下。邵逸夫在邹文怀的帮助策划下,重金在电懋挖到了林黛,张彻,岳枫等人。
林黛
同时邹文怀协助邵逸夫拿下清水湾地皮兴建摄影棚,并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筹拍黄梅掉电影,开创了”邵氏武侠“时代,可谓是屡建奇功,为邵氏称霸香江立下汗马功劳。
邵氏清水湾片场
1964年,电懋老板陆远涛遭遇空难,电懋公司受到重创,至此邵氏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邵逸夫和邹文怀共同管理之下的邵氏越做越大,全盛时期的邵氏员工最多时有1500多人。
邵氏员工(中间者邵逸夫)
邹文怀也在公司同时处理宣传、行政和财务工作,一时成为邵氏的二号人物,他虽然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
但公司事无巨细,无不先通过邹文怀,或由他亲自处理,或经他才上达邵逸夫,所以似乎任何职位,都不能体现他的实权,正可谓“位卑则权轻”。何况头上先后有过三任总经理制衡他,邵逸夫也从来不将他提拔上去,对他执行“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的策略。
邵逸夫(左一)邹文怀(右一)
而邵氏的经营理念也是邵逸夫一人独大,和下属永远都是雇佣关系,凡是签约邵氏的员工,都要接受低薪和长期合约,这才有了李翰祥的出走邵氏。
而邹文怀更不甘于如此,这也为他”另立山头“埋下了伏笔。接下来一个女人的出现可谓是邹文怀离开邵氏的关键因素。
邵逸夫 邹文怀
这个女人就是方逸华,他便是邵逸夫的第二任妻子,日后TVB的掌门人。方逸华比邵逸夫小27岁,长得是娇艳如花,50年代初在南洋从事歌唱事业小有名气,1952年与邵逸夫相识,后来也跟随其来到香港陪伴左右。
也许邵逸夫正是秉承着“公司重要职位必须是自己人“的原则,1969年,让红颜知己方逸华进入公司主管财务。
而当时作为即管财务又兼制片的邹文怀显然被削权,再加上后期邹文怀拍戏只求卖座不管制作费。而方逸华管财务预算控制很严格,导致制片理念发生分歧,这让邹文怀根本无法施展本领大展雄风。
1970年,为邵氏拼杀了十二年的邹文怀终于“叛离”,带着何冠昌,蔡永昌、梁枫等人离开邵氏,成立嘉禾公司。
不过想要和如日中天的邵氏竞争,并不容易,嘉禾当时面临资金短缺,导演和演员不足等诸多问题。
于是邹文怀”挖“到了替邵氏创下百万票房纪录的《独臂刀》男一号,当时被誉为香港第一武打巨星的王羽,拍摄了《独臂刀大战盲侠》。
邹文怀 王羽
上映后票房不俗,嘉禾本想借此打响名号,但《独臂刀》可是邵氏的金字招牌。于是邵逸夫以侵权为名与邹文怀对簿公堂,官司费超过百万港币。最终以邵氏获胜告终,嘉禾被判罚10万港币。
而嘉禾同期推出的影片《天龙八将》,《刀不留人》,《夺命金刚》也都反响平平,成绩不佳。资金薄弱的嘉禾,走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就在这时邹文怀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他便是李小龙。
1970年,在好莱坞受挫的李小龙希望回港发展。他找到邵氏公司并开出条件:片酬1万美金,拍摄周期不能超过60天,有权修改剧本。而邵逸夫只给了每部2000美元的片酬,还需要签长期合同,两人合作没有达成。让邹文怀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派人登门拜访,开出7500美元一部的片酬成功签下了李小龙。
李小龙 邹文怀
1971年10月,李小龙在嘉禾的第一部影片《唐山大兄》上映,创下了香港票房最高纪录320万港币,李小龙一炮而红,成为国际功夫巨星,也拯救了苦苦支撑着的嘉禾。
而后悔莫及的邵逸夫也联系李小龙让他重新考虑邵氏,李小龙一下成为了各大电影公司争抢的对象。
《唐山大兄》海报
接下来嘉禾又奉上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也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票房纪录,至此嘉禾名声大噪,成为邵氏强有力的竞争者,同时也借此打开了海外市场,功夫影片行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当初李小龙不离开嘉禾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邹文怀的经营理念吸取了邵氏工厂制的经验,在香港电影业用了一种史无前例的分红制。
邹文怀 李小龙
邹文怀提供资金协助李小龙成立卫星公司“协禾”,这样李小龙除了主演更是制片人和导演,电影拍完后再由嘉禾发行,这样一部电影的利润便由嘉禾,卫星公司和李小龙来平分。这一制度带给香港影坛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卫星公司承包制日后也成为了香港电影工业的制胜法宝,更成为了嘉禾崛起的武器。
李小龙 邹文怀 罗维 何冠昌
然而就在嘉禾和李小龙想要再接再厉的时候,李小龙突然于1973年猝死,还留下一部没有拍完的《死亡游戏》。这对于嘉禾无异于晴天霹雳,本是邵逸夫打击邹文怀的最佳机会,但却因为许冠文的出现,得以让嘉禾可以再和邵氏抗衡的资本。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74年,当时已是邵氏头牌演员的许冠文拿着自觉满意的剧本找到邵逸夫,希望能够同公司合资拍片平分利润时,邵逸夫却认为要求过分,当即就以剧本太差为由断然拒绝。
许冠文
于是许冠文带着许氏兄弟转投嘉禾,邹文怀除答应与之平分利润,还支持他成立“许氏兄弟电影公司”拍片。
邹文怀 许冠文
1974年《鬼马双星》上映,狂揽600多万票房。也打开了香港喜剧片的大门,嘉禾凭借此片又一次站在了年度票房制高点。此后,许氏兄弟连拍《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等卖座影片,两兄弟的社会讽刺喜剧是周星驰之前香港最受欢迎的喜剧影片,也发展出无厘头喜剧的开端。
《鬼马双星》海报
而多年之后的邵逸夫也回首,一生只看错过两个人,一是李小龙,一是许冠文,当初如果没有放弃他两,那么香港电影的历史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邹文怀其实只做到了一点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让大家都有钱赚。
接下来吴宇森加入嘉禾,洪金宝也来了,嘉禾助其成立“宝禾电影公司”,出品了《败家仔》,《富贵列车》,《僵尸先生》等力作,也成为整个80年代为嘉禾提供最多卖座电影的卫星公司。
邹文怀 洪金宝
而这时的嘉禾接着又迎来了下一个巅峰期,1978年,因出演袁和平的《蛇形刁手》和《醉拳》而出名的成龙,引起了嘉禾的重视。
邹文怀更以470万的巨额支票成功挖到成龙,与其成立“威禾公司”,出品的《龙兄虎弟》,《红番区》,《警察故事》等又一次次刷新票房记录,香港电影正式进入成龙时代。并助成龙一举打入好莱坞,成为继李小龙之后的第二位国际功夫巨星。
成龙 邹文怀
2016年,成龙作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华人时,第一个感谢的就是邹文怀。
在邹文怀的带领下,嘉禾的佳片源源不绝,每年都有几十部诞生,票房数字已经遥遥领先。
而此时邵氏则面临着题材守旧、演员出走、产量下降等问题。再加上新艺城、德宝、永盛先后在香港影坛冒起,嘉禾盟主地位确立。
1987年,邵氏公司停止电影制作,主力发展TVB,正式告别电影圈。
邹文怀却愈战愈勇,又成功挖到了李连杰,同时和徐克展开合作,出品了《黄飞鸿》系列,《新龙门客栈》,《刀》,等多部影视巨作。
李连杰 邹文怀 利智
1990年,嘉禾抢得《忍者神龟》的电影改编权,上映后在全球收获10亿港元票房,成为当年全球票房排行第三的影片,邹文怀也成为国际影坛上享有殊荣的第一位香港制片商。
终于在1994年,邹文怀所带领的嘉禾上市,其个人身家也达到6亿港元。他带着香港电影走向世界,邹文怀最大的希望就是,华语电影能与好莱坞抗衡,只可惜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那时候的香港电影正处于全盛时期,以至于当时的导演们说,“每天都有拍不完的片,拍啥都能挣钱。”于是粗制滥造、片酬过高、严重拖工等问题接连出现,随着好莱坞大片被东南亚、台湾市场引进,香港电影空间开始被压缩,已经严重依赖两地市场的香港电影初露危机。
1997年底,亚洲金融风暴爆发,香港电影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嘉禾逐步关闭其在香港的院线直至完全消失,此前使用的斧山道片场也被政府收回。
而这时早已离开电影界的邵逸夫趁机“报了仇”,他在1998年联合其他6家电影公司,拍得嘉禾急需的将军澳影城用地。
邹文怀 邵逸夫
失去根据地的嘉禾从此走上下坡路,加上邹文怀投资地产失败,得力助手何冠昌的去世,逐渐淡出对制片的投资。
2007年底,邹文怀将所持有的嘉禾股权低价转手于内地的橙天娱乐,从事电影行业近50年的他终于彻底退出香港电影业,不再过问江湖事。而影视圈关于他的故事也随着2014年邵逸夫的离世渐渐消散。
2014年邹文怀出席邵逸夫追思会
邹文怀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17年11月23日,在陈自强丧礼上,与成龙、张学友、谢贤等为陈自强扶灵。
2018年11月2日,邹文怀在香港去世,享寿91岁。
一生传奇,就此落幕。但他已经铭刻于历史当中,写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那笔,他是当之无愧的香港电影教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