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向”的电影常常出现评分虚高。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09年哥伦比亚电影推出的纪录片《This Is It》。
2009年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与世长辞,当年10月这部纪念他的纪录片刚上映豆瓣打出了令人咋舌的9.5分,甚至一度将《肖申克的救赎》挤下了冠军宝座。
MJ的粉丝评论也很夸张。
给电影评分被等同于给MJ评分,打五星成了当时的“政治正确”,甚至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影迷也因为MJ而打了高分。
近十年过去了,影迷逐渐恢复理性,这部纪录片评分也跌到了8.7,然而这个分数依然有MJ魅力的加成。
另一个例子就是去年的《神奇动物2》,首映当天一大批“哈利波特迷”涌进了电影院,尖叫声哭泣声此起彼伏,该片豆瓣开画7.9分,是个相当不俗的成绩。
可不到一天,随着路人影迷陆续进入影院,它原形毕露,“断崖式”下跌至7.2分。
今天皮哥要给大家介绍的也是一部“粉丝向”电影:英国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的人物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
这部片2018年10月全球上映,收获无数好评与荣誉,乍一看不存在“过誉”。
论口碑,它在豆瓣开画8.9分,现在也只微跌至8.8分,抗跌指数杠杠的;
论票房,它在日本、韩国、北美都拿下了冠军,目前全球票房7.5亿美金,合计人民币50多亿,是影史票房最高的音乐类传记影片。
论周期,它从2009年就开始筹备拍摄,期间请来了皇后乐队的鼓手和吉他手进行把关,十年磨一剑,绝不是圈钱之作。
论荣誉,它在过去的一月拿下了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电影,金球奖是奥斯卡风向标,许多资深影评人已经“钦定”它必夺奥斯卡了!
面对这样一部“无懈可击”的电影,皮哥依然要顶着锅盖说一句: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离奥斯卡差得有点远。
我们分析这部电影要把皇后乐队和电影本身区分开。
先说皇后乐队,这是支殿堂级的摇滚乐队,不论是在英国还是在世界乐坛,它配得上所有的赞美。
皇后乐队叱咤风云的年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内地连听邓丽君都“十恶不赦”,摇滚乐更是彻底与我们绝缘了。
等到崔健唱出“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时,皇后乐队已经“日薄西山”了。
真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但你即便不熟悉皇后乐队,有两首歌你一定听过。
一首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主题曲《We Will Rock You》,一首是《We Are The Champions》。
这两首歌都是出自皇后乐队,如今依旧响彻在NBA、欧冠等赛场,历经数十年,经久不衰。
《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代表了皇后乐队创作音乐的广度,而《波西米亚狂想曲》则代表了他们音乐的深度。
跟着影片的讲述,我们回到1975年,当时的皇后乐队已经凭借热门单曲《Killer Queen》走红。
接下来是迎合市场制作类似《Killer Queen》的单曲,还是在探寻艺术的路上一意孤行?
他们选择了后者,如果说摇滚是颠覆的传统音乐,那这一次可以说他们要颠覆的是摇滚乐。
他们要制作一支“摇滚歌剧”。
歌剧、钢琴、吉他、多轨录音,咏叹、呐喊,他们来者不拒,统统要放进一首歌曲里!
这是个极其冒险的行为,各种风格杂糅很可能互相串味变成“四不像”。
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诞生出伟大的作品。
皇后乐队注定不走寻常路,他们要试一试,《波西米亚狂想曲》就这样诞生了。
这首歌别说在当时,即使是放到现在流行乐坛也是个异类。
大部分流行歌曲的长度不能超过3分钟,可《波西米亚狂想曲》长达6分钟,更夸张的是这首长长长长的歌竟然里没有副歌,就像一部电影没有高潮一样,皇后乐队完全在挑战大众的审美!
同时一首流行歌曲的容量也有限,大多数人喜欢轻松愉快的,能边开车便跟着甩头清唱的类型,主唱弗雷迪在写这首歌时倾注了十年的心血,一首歌里有杀人,有忏悔,有审判,有抗争,有呐喊,东西塞得太满极容易消化不良。
从哪个角度看,它都不应该推向市场,皇后乐队顶着巨大的压力与公司老板翻脸,终于使得这首神曲与观众见面。
然后他们成功了,这首歌在英国单曲榜上霸榜9周,皇后乐队凭借这首歌成为当年“年度乐队”。
43年过去了,这首歌曲却历久弥新,成为不朽的经典。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将这首歌评为“英国热门单曲”第一名。
以后乐坛再有类似的杰作,都会被冠以“XX年代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王菲也曾翻唱过这首歌,她的翻唱还被挑剔的皇后乐队歌迷各种诟病。
我们现在来一起倾听一遍《波西米亚狂想曲》,来感受它的神奇。
第一章是咏叹调,四位乐手化身唱诗班诗童,浅吟低唱中讲述了穷人男孩杀人后彷徨无助的内心。
第二章是一封家书,歌曲反复以“妈妈”开头,主唱弗雷迪用温柔的诉说,向母亲交代了自己犯下的罪行,宛转悠扬,催人泪下,钢琴间奏如同母亲的手,抚慰孩子惶恐不安的内心。
第三章节是荒诞剧,歌剧与摇滚在这一刻完美融合,歌词里反复念叨着“伽利略”,情绪激昂饱满还带点俏皮和嘲讽,演绎了众神对可怜小孩的审判。
第四章节是传统摇滚,随着重金属的渐入,喷薄而出的是少年心中残酷命运的抗争,也包含了皇后乐队一贯的特立独行的摇滚态度。
第五章节是落幕曲,喧嚣散去,曲终人散,少年在一番挣扎后精疲力竭,他带着满身疲惫,迎接自己悲惨的结局。
全曲听罢荡气回肠,就现在华语乐坛乌烟瘴气的环境,再过二十年也出不了写不出这样的神曲。
《波西米亚狂想曲》后皇后乐队跌入低谷,他们之后尝试的巴洛特华丽曲风宣告失败,主唱弗雷迪的变装造型也引来争议。
乐队成员一度分道扬镳,短暂的分别后他们又重聚在一起,赶上了1985年Live Aid大型慈善演唱会。
那场演唱会聚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牌的明星,温布尔顿球场聚集了72000人,表演时间长达16小时,全世界受众多达19亿,超过了奥运会的规模。
参演的其他歌手绝大部分只有一首歌的时间,只有皇后乐队足足演唱了6首歌,尽管沉寂多年,但一旦站在舞台上,那个骚气十足的“牙叔”就回来了。
1991年,“牙叔”弗雷迪因为艾滋病病引发的支气管肺炎去世,享年45岁。
在去世前夕,他已经脚步溃烂不能走路了,但他依旧坚持录制专辑,这种对音乐的热爱让人动容。
皇后乐队是最伟大的摇滚乐队之一,他们对音乐的贡献配得上五星好评。
但皇后乐队不等于电影,回到电影本身,《波西米亚狂想曲》有诸多遗憾。
这部电影是讲述的是乐队主唱弗雷迪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这没问题,但乐队其他三个成员在影片里只是蜻蜓点水提了一下,存在感过低,像三个提线木偶。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塑造好弗雷迪这个传奇人物,必须塑造好他事业上最得力的三个伙伴,可惜本片没做到。
本片的宣传语是:“唯一比他们音乐更疯狂的,是他的故事”。
这句话没说错,弗雷迪的一生确实充满戏剧性。
他的出生是亚裔英国人,他长着一口大龅牙,他还是个双性恋,这些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点。
可本片只是重在重现弗雷迪的外形,他的龅牙,他的腋毛,他的标志性动作都被演员拉米·马雷克模仿得惟妙惟肖。
可公众最关注的他的性取向,本片却讳莫如深,弗雷迪在现实中其实是著名的夜店咖,沉醉于纸醉金迷,他的同性绯闻当时也是满天飞。
或许是出于“死者为大”考虑,本片关于他的私生活都是点到为止,进行了明显的美化。
讽刺的是本片的导演在现实中因为性丑闻被炒了鱿鱼,却在拍摄时谨小慎微,让人遗憾。
最后是弗雷迪的人生经历,电影表现地太浅闲,像幻灯片一样将弗雷迪的一生草草略过。
从弗雷迪毛遂自荐担任主唱,到皇后乐队崭露头角,到他们创作《波西米亚狂想曲》,到成员不合分崩离析,再到冰释前嫌。
每个片段之间缺乏足够的起承转合,观之有一种阅读影像版百度百科的断裂感。
除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创作过程让人热血沸腾外,其余部分都堪称保守平庸。
这部原本只是及格的影片生生靠最后20分钟的演唱会表演提升了一个档次。
可这20分钟的高潮也是拜皇后乐队所赐,导演几乎将乐队1985年LIVE AID演唱会的表演片段完整复刻了一遍。
每个细节都做到了“CTRL+V”级别的复制,看了确实让人热血沸腾。
可问题是,再完美的复刻也是赝品,这场真实的表演已经有了蓝光版DVD,我们是否还需要这样一场虚假的表演?
除了让影片的口碑提升一个档次,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分析到这里,你就会明白,《波西米亚狂想曲》的胜利是皇后乐队的胜利,是情怀的胜利,绝不是电影的胜利。
皇后乐队在中国没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本片涉及了弗雷迪的同性恋话题导致它与内地观众无缘,这两个原因使得本片目前还是“小圈子里的狂欢”。
本片豆瓣评分人数是4万,同期上映的《毒液》评分人数是40万足以说明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波西米亚狂想曲》的评分还将下跌,最终回归真实的分数。
最后用一个公式总结:10分的音乐+6分的电影=这部8.8分的传记影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