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1.高遠貌。○[漢][嚴忌]《哀時命》:“處卓卓而日遠兮,志浩蕩而傷懷。”○[王逸]注:“卓卓,高貌。”○[唐][孟郊]《峽哀》詩:“月魄高卓卓,峽窟清沉沉。”◆2.特立;高超出眾。○[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宋][曾鞏]《寄歐陽舍人書》:“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銘其公與是。”○[明]徐渭《贈沈母序》:“[伯子]又知書,能操筆,而比於分隸,行卓卓為鄉人表。”○[魯迅]《准風月談‧中國文壇的悲觀》:“我們現在大抵只知道[囂俄]和[霍普德曼]是卓卓的文人。”
卓子玄孫,◆后代子孙。○《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爰祖及父,皆居萬乘之尊;卓子玄孫,咸稱鸞鳳之嫡。”
卓子,◆桌子。○《五燈會元‧臨濟宗‧侍郎無垢居士張九成》:“[尚]舉[馬祖]升堂,[百丈]捲席話詰之,敘語未終,公推倒卓子。”○[宋][孔平仲]《孔氏談苑》卷二:“兩府跽受開讀次,已見小黃門設矮卓子具筆硯矣。”
卓著,◆1.突出顯著。○[清][宣鼎]《夜雨秋燈錄‧曇花記》:“慧既非凡,孝尤卓著。”○[馬南村]《燕山夜話‧甘薯的來歷》:“[陳振龍]的裔孫[陳世元]曾聯絡幾個同伴,到達[山東]的[古鎮],試種甘薯,成效卓著。”○[秦牧]《藝海拾貝‧茅臺、花雕瓶子》:“[中國]有聲譽卓著的‘八大名酒’。”◆2.謂顯著地表現出。○[鄭觀應]《盛世危言‧賽會》:“如慮[中國]此時工藝尚未講求,不能如各國之精益求精,卓著成效,則可知[日本]辦法,先於內地各鎮埠試行。”○[廖仲愷]《致饒潛川黃德源曾允明經國函》:“至[黃君][馥生]辦理黨務卓著勞績,應否給獎之處,候陳[中山先生]核覆。”○[馬南村]《燕山夜話‧白開水最好喝》:“如[玉泉山]的泉水,[昆明湖]上流的[龍泉],[碧雲寺]後面的[卓錫泉]……都是歷來卓著聲名的。”◆3.著稱。○[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徐觀察》:“漢軍[徐鐵孫]觀察同年[榮],由知縣起家,文學政事卓著一時。”
卓越,◆高超出眾。○《南史‧梁邵陵攜王綸傳》:“[綸]([蕭綸])任情卓越,輕財愛士,不競人利,府無儲積。”○[宋][蘇軾]《答李廌書》:“惠示古賦近詩,詞氣卓越,意趣不凡,甚可喜也。”○[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杭州]太守[李曉園]先生,政聲卓越,而於文翰之事,謙讓不遑。”○[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九:“你是大演說家……不僅是棉紡公司的卓越人材,也是我們工商界的出色人物。”
卓約(卓约),◆綽約。姿態柔美貌。○[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兩句似异而實同例》:“《說苑‧君道篇》‘踔然獨立’。踔與卓同。卓約,本疊韻字。○《莊子》之淖約,《上林賦》之綽約,並其證也。”○《收穫》1981年第3期:“風姿卓約的梧桐樹,在地上投進搖曳不定的斑影。”
卓遠(卓远),◆遙遠。○《楚辭‧九章‧抽思》:“道卓遠而日忘兮,願自申而不得。”○[漢][班固]《竇車騎北伐頌》:“資天心,謨神明,規卓遠,圖幽冥。”
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績或效果。○《十月》1981年第5期:“他留戀他的生物研究所。在那設備齊全的科研所裏,他的工作卓有成效。”
卓逸,◆卓越超絕。○[漢][蔡邕]《薦邊文禮書》:“才藝言行,卓逸不群;階級名位,亦宜超然。”○[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習鑿齒]﹞於病中猶作《漢晉春秋》,品評卓逸。”○[宋][吳淑]《江淮异人錄‧耿先生》:“精彩卓逸,言詞朗暢。”
卓異(卓异),◆1.突出;出眾。○《漢書‧宣帝紀》:“恩惠卓異,厥功茂焉。”○[唐][黃滔]《代鄭郎中上令狐相書》:“為宦路之遭逢,作仕流之卓異。”○[宋][葉適]《除吏部侍郎謝表》:“雖厲平凡之操,曷酬卓異之知。”○[魯迅]《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夫激蕩之會,利於乘時,勁風盤空,輕蓬振翮,故以豪傑稱一時者多矣,而品節卓異之士,蓋難得一。”◆2.指傑出之人。○[明][歸有光]《三途並用議》:“簡其卓異,加不次之擢。”◆3.[清]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績突出,才能優異者稱為卓異。○[清][蒲松齡]《聊齋志异‧促織》:“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還說[胡太爺]因此上臺見重,說他留心地方公事,還保了卓異了呢。”
卓倚,◆桌子和椅子。○[清][胡鳴玉]《訂訛雜錄‧文移字樣》:“卓倚作棹椅,足彀為足勾之類,不可枚舉。”○[章炳麟]《印度人之觀日本》:“至於卓倚之用,[中國]行此既千餘歲,雖田舍亦施之。”
卓衣,◆桌帷。
卓錫(卓锡),◆卓,植立;錫,錫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謂僧人居留為卓錫。○[元][張伯淳]《楞伽古木》詩:“[道林]卓錫舊種此,髣彿於今八百年。”○[明][鄭仲夔]《耳新‧梵勝》:“師卓錫[岑山],苦心實行。”○[清][蒲松齡]《聊齋志异‧西僧》:“西僧自西域來,一赴[五臺],一卓錫[泰山]。”○[清][薛福成]《庸盦筆記‧述异‧發蛟》:“山之麓有古寺,曰[清淨庵],地僅半弓,編茅為屋,一老僧卓錫其中。”
卓午,◆正午。○[唐][李白]《戲贈杜甫》詩:“[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二摺:“今日時當卓午,家中必然有人寄書信來。”○[清][龔自珍]《偽鼎行》:“卓午不受日,當夜不受月與星。”○[陳毅]《棗園曲》:“先生雅量多風趣,常巾履蕭然酣睡,直過卓午。”
卓文君,◆[漢][臨邛]大富商[卓王孫]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馬相如]過飲於[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馳歸[成都]。因家貧,復回[臨邛],盡賣其車騎,置酒舍賣酒。○[相如]身穿犢鼻褌,與奴婢雜作、滌器於市中,而使[文君]當壚。○[卓王孫]深以為恥,不得已而分財產與之,使回[成都]。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又據《西京雜記》載,[文君]作[司馬相如]誄文傳於世;又載[相如]將聘[茂陵]人之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後世常將[卓文君]事用為典故。○[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現有個[秦樓]上吹簫舊人,何處去覓封侯柳老三春,留着他[燕子樓]中晝閉門,怎教學改嫁的[卓文君]。”
卓偉(卓伟),◆高超偉大。○《三國志‧吳志‧張溫傳》:“[溫]實心無他情,事無逆跡,但年紀尚少,鎮重尚淺,而載赫烈之寵,體卓偉之才。”○[唐][韓愈]《河南府同官記》:“我公願潔而沈密,開亮而卓偉。”○[明][方孝孺]《王待制私謚議》:“公[南中]之節,奮厲卓偉,使異域知[中國]有守死不貳之臣,其過於人甚遠。”
卓圍(卓围),◆即桌圍。○[清][顏光敏]輯《顏氏家藏尺牘‧曹祭酒禾》:“明日邀貴座主一談,敢藉卓圍二條,椅披坐褥各六,用過即奉上。”◆补证条目■亦作“卓幃”。即桌围。○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紅緞座褥十六件,紅緞銷金卓圍十六件。”又:“紅毡十條,紅絹卓幃四十件,紅段銷金卓幃十件。”
卓望,◆1.遠望;瞭望。○[唐][王建]《送吳郎中赴忠州》詩:“何處[忠州]界,山頭卓望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防火》:“又於高處磚砌望火樓,樓上有人卓望。”◆2.插標測望。○《元典章‧戶部一‧職田》:“纔候標撥,到各各頃畝條段,卓望四至備細,照依連去體式造冊二本申部。”
卓特,◆卓越獨特。○[宋][葉適]《<松廬集>序》:“[杜甫]《送楊六判官使西蕃》詩……語出卓特,非常情可測。”○[章炳麟]《說林下》:“心知其意,發言卓特,近世經師皆取是為法。”○[秦牧]《藝海拾貝‧茅臺、花雕瓶子》:“茅臺和花雕的瓶子,雖然樸拙,也自有它們卓特的地方。”
卓朔,◆謂直豎。○[宋][蘇軾]《題王靄畫如來出山相贊》:“頭鬅鬙,耳卓朔,適從何處來,碧色眼有角。”
卓殊,◆卓越,特異。○[漢][王充]《論衡‧超奇》:“何言之卓殊,文之美麗也!”[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既辦[萬年],命屏[容]服,功緒卓殊,氓獠循業。”
卓氏之逃,◆同“卓氏奔”。○明瞿佑《剪灯新话·金凤钗记》:“始也懼父母之責,故與君爲卓氏之逃,蓋出于不獲已也。”○明沈璟《坠钗记·痛归》:“崔郎,初時誠恐二親見責,故與君卓氏之逃。”
卓氏奔,◆借指女子为爱情而出走。○宋王禹偁《商山海棠》诗:“畫恐明妃恨,移同卓氏奔。”■参见“卓文君”。
卓識遠見,◆卓越的见识和远大的目光。○明张瀚《松窗梦语·百工纪》:“我太祖高皇帝埽除胡元,奄有中夏。時江西守臣以陳友諒鏤金牀進,上謂侍臣曰:‘此與孟昶七寶溺器何異?以一牀榻,工巧若此,其餘可知。陳氏父子窮奢極欲,安得不亡!’即命毁之。其卓識遠見,度越尋常萬萬矣。”○鄢国培《漩流》第二四章:“民生公司在川江这样困难复杂的环境中能够异军突起,在航运业中独树一帜,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卓识远见的人是办不到的。”
卓識(卓识),◆高超的見識。○[宋][李綱]《與潘子賤龍圖書》:“為剪其繁蕪,粗成條理,思得卓識博聞之士,相與磨礱淬勵,證其是而黜其非,增其所未至。”○[清][昭槤]《嘯亭續錄‧魏柏鄉相公》:“‘無事控制邊區,以消奸宄窺測之心,有事驅餘以通四方水陸之道’之語,尤為卓識。”○[魯迅]《書信集‧致錢玄同》:“‘鄙見’狠對,據我的‘卓識’,極以為然。”
卓上,◆超前,獨行於前。○《儀禮‧覲禮》:“奉束帛,匹馬卓上,九馬隨之。”○[王引之]《經義述聞‧儀禮下》:“卓之言超也,絕也,獨也。上,前也。卓上者,超絕其類獨行而前之謂也。”
卓然不群,◆同“卓爾不群”。◆《後漢書‧劉虞傳論》:“自帝室王公之胄,皆生長脂腴,不知稼穡,其能厲行飭身,卓然不群者,或未聞焉。”○[晉][葛洪]《抱樸子‧逸民》:“苟有卓然不群之士,不出戶庭,潛志味道,誠宜優訪以興謙退也。”
卓然,◆1.卓越貌。○[漢][劉向]《說苑‧建本》:“塵埃之外,卓然獨立,超然絕世,此上聖之所遊神也。”○[晉][陶潛]《飲酒》詩之八:“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唐][杜甫]《飲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明][李贄]《答李見羅先生》:“聰明蓋世,剛健篤生,卓然不為千聖所搖奪。”○[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六‧瑣綴錄》:“[吳康齋]、[陳白沙]卓然一代人物,即有所短,亦白璧微瑕。”○[魯迅]《墳‧春末閑談》:“可惜理論雖已卓然,而終於沒有發明十全的好方法。”◆2.突然。○[漢][王充]《論衡‧命祿》:“逄時遇會,卓然卒至。”○《世說新語‧假譎》“於是騎之息意而反”[劉孝標]注引[南朝][宋][劉敬叔]《异苑》:“帝躬往[姑孰],[敦]時晝寢,卓然驚悟。”
卓女,◆指[漢][卓文君]。○[前蜀][牛嶠]《女冠子》詞之二:“[錦江]煙水,[卓]女燒春濃美。”○[柳亞子]《題大覺鄉居百絕》詩:“南冠岸獄泣[鍾儀],[卓]女壚頭酒一卮。”
卓落,◆卓犖,高超不凡。○[明][唐寅]《與文徵明書》:“[賈生]流放,文詞卓落。”○[明][周履靖]《野人清嘯》卷上:“據梧吟好句,卓落遠塵心。”
卓魯(卓鲁),◆[漢][卓茂]、[魯恭]的並稱。均以循吏見稱,後因以指賢能的官吏。○[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籠[張][趙]於往圖,架[卓][魯]於前籙。”○[唐][王維]《送六舅歸陸渾》詩:“伯舅吏[淮][泗],[卓][魯]方喟然。”○[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摺:“做官的皆如[卓][魯],令史每盡壓[蕭][曹]。”○[明][劉基]《雁門太守行》:“賢哉[洛陽]令,[卓][魯]相繼蹤。”
卓厲(卓厉),◆振奮向上。○[章炳麟]《諸子學略說》:“用儒家之道德,故艱苦卓厲者絕無,而冒沒奔競者皆是。”
卓立,◆1.特立;聳六。○[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清詞轉而不窮,巧義出而卓立。”○[唐][杜甫]《白鹽山》詩:“卓立群峰外,蟠根積水邊。”○[明][劉元卿]《賢奕編‧閑鈔上》:“[南京]國子祭酒[陳敬宗],師道卓立,名重一時。”○[魯迅]《墳‧摩羅詩力說》:“顧使往昔以來,不事閉關,能與世界大勢相接,思想為作,日趣於新,則今日方卓立宇內,無所愧遜於他邦。”◆2.獨立,自立。○[明][邵璨]《香囊記‧逼試》:“勉以詩書,教育二子,如今幸得他卓立成人,但不知前程之事如何。”○[明][楊柔勝]《玉環記‧范張別皋》:“非癡非呆,不啞不聾,今當改過卓立。”
卓朗,◆高超清朗。○[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時人欲題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問[周侯]。○[周侯]曰:‘可謂卓朗。’”
卓闊(卓阔),◆高遠廣大。○[唐][韓愈]《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以示愈依賦十四韻以獻》:“辭慳義卓闊,呀豁疚掊掘。”○[宋][曾鞏]《讀書》詩:“百家異旨趣,六經富文章,其言既卓闊,其義固荒茫。”
卓絕(卓绝),◆超過一切,無與倫比。○[漢][班固]《典引》:“而炳諸典謨,以冠德卓絕者,莫崇乎[陶唐]。”○[唐][韓愈]《進撰平淮西碑文表》:“竊惟自古神聖之君,既立殊功異德,卓絕之跡,必有奇能博辯之士,為時而生,持簡操筆,從而寫之。”○[茅盾]《創造》二:“她的優雅的舉止,有教育的談吐,廣闊的知識,清晰的頭腦,活潑的性情,都證明她是[君實]的卓絕的創造品。”
卓薦(卓荐),◆因卓異而被舉薦。○[清]制,吏部考核官吏,才能出眾的稱為“卓異”。○[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高要]令[楊國霖][蘭坡],作吏三十年,兩膺卓薦,傲兀不羈。”○[清][梁章鉅]《歸田瑣記‧致劉次白撫部書》:“[次白]為[太湖]同知,曾以濬河便民,薦舉加知府銜。次年復以計典卓薦,擢守[徐州],洊至開府。”
卓見(卓见),◆高明的見解。○[宋][李綱]《海康與許崧老書》:“卓見洽聞,發明難言之意多矣!”[明][沈德符]《野獲編‧也先誇國寶》:“大哉王言,與[成][英]兩朝聖諭,雖嚴婉不同,皆千古卓見。”○[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他對於國家大事的卓見更是[道靜]從來沒有聽見過的。”
卓乎不群,◆同“卓爾不群”。◆[金][王若虛]《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確,卓乎不群,舉世皆怯而我獨勇,眾人既屈而我獨伸。”
卓行,◆1.遠行。○《漢書‧霍去病傳》:“取食於敵,卓行殊遠而糧不絕。”○[顏師古]注:“卓亦遠意。”◆2.高尚的品行。○[宋][陸游]《賀黃樞密啟》:“躬卓行於苟且自恕之俗,推絕學於散缺不全之經,凜然一家之言,發乎千載之閟。”○[明][方孝孺]《蜀三守贊‧張公詠》:“卓行危言,為世名臣。”
卓詭(卓诡),◆高超奇異。○《漢書‧劉輔傳》:“此其言必有卓詭切至,堂聖心者,故得拔至於此。”○[顏師古]注:“卓,高遠也。詭,異於眾也。”○[宋][葉適]《朝散大夫主管沖佑觀鮑公墓志銘》:“[清卿]之歷官行事,則亦有卓詭過人者。”○[章炳麟]《訄書‧官統中》:“凡近世鴻臚中允(即中盾)諸職,因名於古,而十世以後,稱其卓詭,考跡者,稱吾世也。”
卓軌(卓轨),◆高超的行為。○[唐][柳宗元]《吊屈原文》:“惟達人之卓軌兮,固僻陋之所疑。”
卓冠,◆1.超越。○《後漢書‧郎顗傳》:“絜白之節,情同皦日,忠貞之操,好是正直,卓冠古人,當世莫及。”○[宋][俞文豹]《吹劍四錄》:“部內惟[清江]之政,卓冠諸縣,設施不擾,和糴有方。”◆2.高超卓絕。○[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牙牌雲篆》:“[武英][程福生]字[孟孺],故奇士。臨池可謂兼總古人,卓冠無比,名傾都下。”
卓爾獨行(卓尔独行),◆謂超越眾人,不隨俗浮沉。○《後漢書‧東海恭王彊傳》:“王恭謙好禮,以德自終,遣送之物,務從約省,衣足斂形,茅車瓦器,物減於制,以彰王卓爾獨行之志。”○[李賢]注:“《前書》曰:‘卓爾不群者,[河間][獻王]近之矣。’”
卓爾不群(卓尔不群),◆謂超出常人。○《漢書‧景十三王傳贊》:“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北齊書‧循吏傳序》:“如[房仲幹]之屬,在[武平]之末能卓爾不群,斯固彌可嘉也。”○[明][金中淳]《<耳新>跋》:“陳言務去,入耳皆新,其命名亦卓爾不群矣。”
卓爾(卓尔),◆形容超群出眾。○《論語‧子罕》:“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漢書‧淮陽憲王欽傳》:“[博]得謁見,承間進問五帝三王究竟要道,卓爾非世俗之所知。”○[顏師古]注:“卓爾,高遠貌也。”○[唐][黃崇嘏]《辭蜀相妻女詩》:“立身卓爾青松操,挺志鏗然白璧姿。”○[宋][陸游]《雨晴游香山》詩:“悠然起舞影零亂,卓爾四顧心激烈。”○[清][方文]《容城答鄭魯若兼寄沈眉生》詩之四:“卓爾[敬亭]友,盛年樂高蹈。”
卓奪(卓夺),◆謂作出高明的決斷。請人裁奪的敬語。○《廿載繁華夢》第十回:“待小弟今晚作個東道,並請老哥與[山農]兩位赴席,看他如何,再行卓奪。”○[廖仲愷]《致胡漢民函》:“擬請政府先將[彭]、[蘇]兩人扣留,令其交出凶手,並將該兩堡聯團局封禁,以為白晝任意殺人、阻礙農民運動者戒。如何之處,惟卓奪。”
卓地,◆1.直立於地。○[唐][張祜]《答僧贈柱杖》詩:“畫空疑未決,卓地計初成。”○[清][黃景仁]《華不注》詩:“卓地青蓮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腸紆。”◆2.叩地;擊地。○[宋][孔平仲]《續世說‧寵禮》:“[世宗]於柩前以所執玉鉞卓地慟哭者數四。”
卓床,◆几案之屬。○《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五年》“賓退,獨引[肅]合榻對飲”[元][胡三省]注:“榻,床也。有坐榻,有臥榻。今[江]南又呼几案之屬為卓床。卓,高也,以其比坐榻、臥榻為高也。合榻,猶言合卓也。”
卓出,◆特出;傑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袁宏]發軫以高驤,故卓出而多偏。”
卓筆(卓笔),◆1.植筆。謂執筆為文。○[宋][王操]《上李昉相公》詩:“卓筆玉堂寒漏迥,捲簾池館水禽飛。”○[清][曹寅]《送施潯江方伯之任湖南》詩:“三年卓筆賦[黃樓],期建高牙過[石頭]。”◆2.植立的筆。○[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异七‧西洋畫》:“西洋所製玻璃等器,多奇巧,曾見其所畫人物,視之初不辨頭目手足,以鏡照之,即眉目宛然姣好。鏡銳而長,如卓筆之形。”◆3.停筆、擱筆。○[宋][江休復]《江鄰幾雜志》:“[王文正]曾作參政;秉筆至[淑妃]為皇太妃,卓筆曰:‘適來不聞此語。’”
卓拔,◆卓越超群。○《世說新語‧政事》“[虞存]弟[謇]作郡主簿”[南朝][梁][劉孝標]注:“[存]幼而卓拔,風情高逸。”○[章炳麟]《文學說例》:“然時有一二卓拔過人,如此條所舉,足證互文相變之法。”○[茅盾]《色盲》二:“呵!這就是孤臣孽子所以能夠鍛煉出堅毅卓拔的氣魄來!”
卓案,◆几桌。○[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餅店》:“每案用三五人捍劑卓花入爐。自五更卓案之聲,遠近相聞。”
執卓,◆把持。○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三出:“妾又無人要,兼自執卓做人,除非是苦懷抱。”
真知卓見(真知卓见),◆見“真知灼見”。
遠見卓識(远见卓识),◆遠大的目光和卓越的見識。○[明][焦竑]《玉堂叢語‧調護》:“[解縉]之才,有類[東方朔],然遠見卓識,[朔]不及也。”○[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範,又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模範。”
英卓,◆才智卓越的人。○[宋][石介]《安道登茂材异等科》詩:“我賀吾君明,取士得英卓。”○[明][楊守陳]《重鋟<誠意伯文集>序》:“及達而施之朝廟,播之華夷,垂之百世之下,焯乎不可朽也,三代之英卓矣!”
循卓,◆謂吏治清明,政績卓著。○[清][朱鶴齡]《愚庵雜著‧書趙公蹇卿事》:“[趙公蹇卿]……令[會稽],甚有循卓聲。”○[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典禮‧鄉飲酒禮》:“夫循卓賢侯,誠能于型民化俗起見,而實意舉行,安在善良之不應聘,而眾庶之群胥悅慕乎!”
雄卓,◆宏偉卓異。○[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考史》:“[鄭毅夫]謂[唐太宗]功業雄卓。然所為文章,纖靡浮麗,嫣然婦人小兒嘻笑之聲。”
錫卓(锡卓),◆1.植立錫杖。傳說古代高僧法力神奇,禪杖下端觸地,有泉水涌出。○[宋][唐庚]《卓錫泉記》謂[南朝][梁][景泰禪師]植立禪杖於[羅浮][寶積寺]而有[卓錫泉],[宋][蘇軾]《卓錫泉銘并敘》謂六祖[慧能]植立禪杖於[曹溪]而有[卓錫泉],《明一統志》謂[大鑒禪師]植立禪杖於[大庾嶺][雲封寺]東而有泉水涌出。○[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二》:“余憶[甘泉]之名,舊志有之,而唧唧細流實溢於嶺上,或僧疏引至此,不為無功;若神之如錫卓龍移,則不然也。”◆2.謂佛教徒居停。○[明][陳汝元]《金蓮記‧詬奸》:“憐奴錫卓京華,本擬偕完果諦,奈彼槎浮[楚]水,堪悲又隔風塵。”參見“卓錫”。
無心散卓(无心散卓),◆[宋]時的一種毛筆。○[宋][黃庭堅]《書吳無至筆》:“﹝[吳無至]﹞今乃持筆刀行賣筆於市。問其居,乃在[晏丞相]園東。作無心散卓,小大皆可人意。”○[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上:“[歙]本不出筆,蓋出於[宣州]。自[唐]惟[諸葛]一姓世傳其業。○[治平]、[嘉祐]前有得[諸葛]筆者,率以為珍玩,云一枝可敵它筆數枝。○[熙寧]後,世始用無心散卓筆,其風一變。”
條卓(条卓),◆即條桌。○[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下》:“條卓一張,價四錢。”
特卓,◆猶卓絕。○[元][虞集]《<會上人詩>序》:“浮屠氏之入中國也……以其超詣特卓之見,樽節隱括以為辭,固有浩博宏達大過人者,則固詩之別出者也。”
殊卓,◆異於尋常;卓越。○[漢][王充]《論衡‧佚文》:“[漢]氏浩爛,不有殊卓之聲!”
食卓,◆見“食桌”。
散卓筆(散卓笔),◆毛筆的一種。其筆毫約長寸半,藏一寸於管中,一筆可抵他筆數支,為世所重。○[宋]代[宣州][諸葛高]以善製散卓筆名世。○[宋][蘇軾]《東坡題跋‧書諸葛散卓筆》:“散卓筆惟[諸葛]能之,他人學者,皆得其形似而無其法,反不如常筆。”
散卓,◆即散卓筆。○[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宣州][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軍]以來世其業。其筆制散卓也。”○[宋][黃庭堅]《林為之送筆戲贈》詩:“[李慶]縛散卓,含墨能不洩。”參見“散卓筆”。
清卓,◆清高不凡。○《法苑珠林》卷六九引[唐][道宣]《續高僧傳》:“釋[寶瓊]……小年出家,清卓儉素。”○《法苑珠林》卷八二引[唐][道宣]《續高僧傳》:“釋[僧實]……幼懷雅亮,清卓不群。”○[清]徐士鑾《宋艷‧傅會》:“[魏]人[王山],能為詩,標韻清卓。”
奇卓,◆卓越突出。○《後漢書‧李固傳》:“[厚]([楊厚])等在職,雖無奇卓,然夕惕孳孳,志在憂國。”
廉卓,◆指為官清廉而政績優異。○《明史‧循吏傳序》:“[嘉][隆]以後,資格既重甲科,縣令多以廉卓被徵,梯取臺省,而[龔][黃]之治,或未之覯焉。”○[清][周亮工]《書影》卷二:“癸未,舉天下廉卓十人,余與[陳大樽]、[夏彝仲]諸君同被舉。”
魁卓,◆卓特。○[宋][蘇舜欽]《杜公求退第五表》:“以茲重柄,別授奇才,必有魁卓之賢,可贊隆平之化,恢復[藝祖]、[神宗]之業。”
款卓,◆感情懇摯,立意不凡。○[明]徐渭《奉師季先生書》:“頃得見老先生所撰[韓氏]祠堂碑文,意又款卓,真可傳也。”
看卓,◆亦作“看桌”。◆指有果盤的上等酒席。○[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賢達高風》:“﹝[軒輗]﹞後陞都御史總理糧儲,清聲愈勵。僚友設宴,或有看卓,即拒不受。第以廉自矜。”○[清][顧張思]《土風錄》卷二:“今讌神用看席,亦曰‘看桌’。”
峻卓,◆高峻特出。○[宋][陳舜俞]《廬山記》卷三:“庵之前路,左右疊石,雖非峻卓,固自奇偉。”
謹卓(谨卓),◆謹慎卓特。○[宋][劉攽]《皇兄故右金吾衛大將軍單州防禦使令儇可贈安化軍節度觀察留後追封高密郡王制》:“具官某賦性惇篤,治身謹卓。”
健卓,◆雄健卓异。○清朱克敬《儒林琐记》卷一:“魏禧,字冰叔,江西寧都人,時人多稱叔子。明末諸生,究心天下利病,爲文章雄肆健卓,有似蘇洵。”
艱苦卓絕(艰苦卓绝),◆極端的艱難困苦。○[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黨有幾十萬黨員,他們在領導人民,向着敵人作艱苦卓絕的鬥爭。”○[丁玲]《杜晚香‧根深葉茂》:“什麼人是最使人景仰的人?是開天闢地、艱苦卓絕、堅韌不拔、從鬥爭中取得勝利、從鬥爭中享受樂趣的北大荒人。”◆补证条目■极端的艰难困苦。○清方苞《刁赠君墓表》:“習齋遭人倫之變,其艱苦卓絶之行,實衆人所難能。”
堅卓(坚卓),◆1.猶堅貞。○[清][曾國藩]《聖哲畫像記》:“[范希文]、[司馬君實],遭時差隆,然堅卓誠信,各有孤詣。”○[魯迅]《書信集‧致曹聚仁》:“不能受刑至死,就非賣友不可,於是堅卓者無不滅亡,游移者愈益墮落。”◆2.謂准確卓絕。○[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釋宮》:“﹝[何子貞]﹞先生精通小學,故立義堅卓,足糾[許君]之失如此,今請為申證之。”◆补证条目■谓准确卓绝。○清朱克敬《儒林琐记》卷二:“士銓工爲詩,與袁枚齊名。其詩沉苦而出,堅卓雄勁。”
堅苦卓絕(坚苦卓绝),◆堅毅刻苦的精神超越尋常。○[清][朱琦]《書歐陽永叔答尹師魯書後》:“雖使古人堅苦卓絕之行,推彼其心,其視鼎鑊,甘之如飴,固不計其人之相賞與否。”○《文學源流》:“跡其堅苦卓絕,心乎救世,皇皇道周,突不暇黔,同時諸子,寧為是耶?”[葉聖陶]《登雁塔》:“[玄奘]法師那樣堅苦卓絕地西行求法,那樣絕對認真地搞翻譯工作,永遠是[中國]的驕傲。”
鴻卓(鸿卓),◆高尚卓越。○[漢][王充]《論衡‧定賢》:“鴻卓之義,發於顛沛之朝;清高之行,顯於衰亂之世。”
閎卓(闳卓),◆高遠。○[明][楊慎]《王逸少經濟》:“[王逸少]其在[東晉]時,蓋[溫太真],[蔡謨]、[謝安石]一等人也。直以抗懷物外,不為人役,故功名成就無一可言;而其操履識見,議論閎卓,當世亦少其比。”
供卓,◆在神佛前放置供品的长桌。○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折供卓撑着門户,野荒草徧堦除。”
高卓,◆1.指高超卓越的人物。○[漢][王充]《論衡‧答佞》:“[太史公]記功,故高來祀,記錄成則著效明驗。攬載高卓,以[儀][秦]功美,故列其狀。”◆2.高超卓越。○[明][胡應麟]《詩藪‧古體中》:“[宋]末[嚴儀卿]識最高卓,而才不足稱;[謝皋羽]才頗縱橫,而識無足取。”○[魯迅]《華蓋集‧並非閑話(三)》:“也許是一做批評家,眼界便極高卓,所以我只見到對於青年作家的迎頭痛擊,冷笑,抹殺。”◆3.矗立。○[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岳王論》:“[吳穀人]祭酒《岳忠武論》結句云:‘人間之鐵案無私,語質東南山行者;天半之神旗高卓,試看大小眼將軍。’”
高才卓識(高才卓识),◆見“高才遠識”。
倒卓,◆猶倒立、倒豎。○[宋][王禹偁]《酬安秘丞歌詩集》詩:“又似赤晴乾撒一陣雹,打折瓊林枝倒卓。”○《宋史‧蘇紳傳》:“[紳]與[梁適]同在兩禁,人以為險詖,故語曰‘草頭木腳,陷人倒卓’。”○《水滸傳》第八三回:“可憐[耶律國珍],金冠倒卓,兩腳蹬空,落於馬下。”
超卓,◆高超卓越。○[晉][陶潛]《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文辭超卓,四座歎之。”○[唐][韓愈]《上襄陽于相公書》:“閤下負超卓之奇材,蓄雄剛之俊德。”○[宋][陸游]《跋佛智與升老書》:“議論超卓,殆非世儒所及。”○[明][郎瑛]《七修類稿‧事物八‧玉華山樵》:“儀容俊偉,趣識超卓。”○[鄒韜奮]《經歷》二九:“在這種地方,我們不得不敬佩職業教育社諸先生眼光的遠大,識見的超卓,態度的光明。”
匾打側卓(匾打侧卓),◆猶言旁敲側擊。○《二刻拍案驚奇》卷四:“這巡道又貪又酷,又不講體面;惱着他性子,眼裏不認得人;不拘甚麼事由,匾打側卓,一味倒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