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余秋雨现象”究竟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散文得到了大众的认同。这一时期,余秋雨所著散文《文化苦旅》异军突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时之间,赞美和批评蜂拥而来,形成了独特的”余秋雨现象”。有人认为余秋雨的散文语言优美、论理深刻,弥补了文革带来的文化空白。他的散文大多以历史事件为主题,描写”人文景观”而不是”自然景观”,形成了独特的文风。然而好景不长,不过两三年,对他的批判便淹没了赞美。 《余秋雨现象批判》 ,《秋风秋雨愁煞人》 ,《”审判”余秋雨》 ,没有一个中国学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拥有这么多的评论集。虽然谩骂铺天盖地,余秋雨散文集的畅销似乎并未受到多大影响。
二、关于余秋雨,大家在争吵什么
对于余秋雨的争论,聚焦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余秋雨在”文革”期间的政治身份;一个是余秋雨作品中出现的历史知识错误以及对他文风的批判。据传他在”文革”时期参加了臭名昭著的写作组”石一歌”,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这是谣传。他并不属于这个写作班子,而是这个写作班子底下的一个小组的。且文革时期的写作大部分为集体写作,要去追究哪句话具体是哪个人写出来的未免不太现实。作家政治上的污点固然不可忽视,但是,并不能构成鄙视其艺术成就的理由。关于他的历史差错,金文明曾经出版了《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辩》 。在文中,金文明称余秋雨的错误高达120处。孙绍振在《演说经典之美》中,将金文明指出的错误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无可辩驳的文史错误,如将”左牵黄,右擎苍”写成了”右手牵猎狗,左手托苍鹰”,将人名叶昌炽错写成了叶炽昌等。第二类,用词错误,比如”致仕”的意思是退休,他却望文生义,解释成进入仕途。第三类,因各人接触的史料不同产生的争议。如诗人林和靖,关于他有没有儿子,不同的资料就有不同的解释。
即使对余秋雨的批判从未停止,余秋雨的书籍发行量依然长期高居榜首,为广大读者所热爱。有些论者就提出了”滥情”的说法,认为余秋雨的文风是”滥情”的,以此来调动读者的情感共鸣。滥情,其实就是抒情过度。余秋雨的散文究竟是不是滥情呢?其实,余秋雨绝大多数的散文,其价值恰恰是在于给陷入滥情危机的散文找到一个出路。在当时,抒情是散文的主旋律,余秋雨将情感与理智,激情和批判结合起来,为当代散文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如其中的代表作 《一个王朝的背影》就是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描写对清王朝的感慨。《千年庭院》则写出了他对中国古代教育方式、教育贡献的深切思考。文革后,抒情散文仍是主流。然而与此同时,世界已经走向了冷峻的审智,抑制抒情成为主流。余秋雨的出现,对后代散文家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余秋雨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的人品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说他为人有些”作”,尤其是对待”文化大革命”时的回避态度。有人说他过于固执,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对所有的批评都拒不接受,甚至用诡辩逃避错误。
余秋雨曾宣言:散文的写作应当是文化人格的深度建构和升华。这显然与他的实际言行是矛盾的。作为人,我们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理性的面对自己遇到的非议,诚恳的承认自己的错误,会显得为人更真诚谦虚。余秋雨却选择了最坏的回应方式:诡辩。对文革期间的所有行为,他全盘否认,绝对不承认自己曾犯的错误。其实人在浪潮中,随波逐流是无可奈何的,这是历史的错误,并非个人的错误。个人不可能也不应该承担这么大的责任。但他的坚决否认带来了更大的反感,很多人将他拒绝承认个人不光彩的历史的行为上升到他的品德问题。他曾在《霜冷长河》出版前夜写了一篇致读者的公开信,将对他的批评一棍子达成是盗版商的”合谋”,这显然也是不明智的。他也拒绝承认个人学术上的错误。如”致仕”一词,他选择坚决不认账。他辩解称从字面上来解释也是可以的,从字面的动宾搭配来理解也可以。这显然有点属于诡辩了。余秋雨过于重视自己个人形象的维护,自矜自傲,清高到不允许自己的身上有一点污泥,一个缺点。殊不知这正是他最大的性格缺陷。
四、“秋风秋雨”未必煞人
即使存在这么多的争议,余秋雨的散文价值是无法否认的。余秋雨出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作品无论是从写作手法、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来看,都为中国散文带来了巨大的并且向好的改变。余秋雨从个人气质上来讲是偏向于情感型的,他喜爱抒情,愿意让情感主导自己的创作过程。而作为一位曾经的教授学者,他又是理性的。余秋雨是难能可贵的人才。艺术家难寻,好的艺术家更是。他的散文确实存在偶尔抒情过度、历史错误等等诸多的问题,但瑕不掩瑜,这并不能掩盖他的文学成就。
这诸多的批评,也确实不能都当作空穴来风。不管是他的性格弱点还是文史错误,都是无法否认的。他自己面对批评的态度也确实过于自负,不够谦虚诚恳,即使他的才华如此耀眼,依然有许多人对他有不好的印象。当然,传媒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没有媒体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对余秋雨的批判不会进行的如此如火如荼。如果说一开始的批评还算是理性的批判和讨论,到后期已然已经成了一种骂战,这使得批评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攻击。作为一个文化事件,”余秋雨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