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本是自己姑姑长公主的女儿,因为汉武帝被立为太子时,长公主出了大力,汉武帝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便娶了长公主的女儿。
长乐未央瓦当
《汉书·外戚传》:
“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馀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馀人。楚服枭首于市。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昭明文选宋刻本
后来卫子夫进幸,陈阿娇失宠,因为巫蛊事件被抓住了小辫子,废居长门宫。到了南朝梁萧统编著《昭明文选》时,选入了一篇托名是司马相如所作的《长门赋》,说的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受失宠皇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词藻华丽,精巧雕琢,字字珠玑,是不可多得的名篇。但是对于该赋的真实作者,一般认为并不是司马相如所作,但长门宫确实是存在的。
长生无极瓦当
《汉书·王莽传》:
李松遣偏将军韩臣等径西至新丰,与莽波水将军战,波水走。韩臣等追奔,遂至长门宫。
起义军攻击王莽政权,来到新丰,与王莽军打了一仗后,追奔至长门宫,说明长门宫在汉长安城的东边。
据熙宁《长安县志》卷四: “(长门宫)在长安故城之东。”雍正《陕西通志》卷七十二:“长门宫,在故长安城东。”嘉庆《咸宁县志》“长门亭”条: “案《水经注》,长门(亭)在霸水合长水处,当在今午门杜东……汉书窦太主献长门园及武帝长门宫皆以得名。”其中长水即“浐水”,且《后汉书》言:“霸陵,有枳道亭,有长门亭。”
如今的灞河
《史记·封禅书》:“文帝出长门,若见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北立五帝坛。”在此条之后的注释《史记正义》:“《括地志》云:‘久长门故亭在雍州万年县东北苑中,后馆陶公主长门园,武帝以长门名宫,即此。’”因《括地志》为唐人著作,其中万年县领辖唐长安城东部,因此,“万年县东北苑”即指唐代时长安城北部的禁苑,而禁苑东部,即万年县东北方位,恰好临近于浐水与灞水的汇合之地,此地亦对应汉代长安城的东郊。且《雍录》称: “长门宫在都城之外,长门亭畔。”综合上述文献记载可以推断,长门宫的位置应位于西汉长安城外的正东方稍稍偏南的位置,相对于文帝霸陵则更加偏北,大约在浐水与灞水的汇合处附近。
汉长安城与新寺遗址的关系
该处附近恰有一座汉代宫殿遗址——新寺遗址。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灞桥区新寺村西侧,港务南路和港务西路十字路口的东南方向,在今灞河与浐河交汇处东岸。据考古相关发现,新寺遗址面积约3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暴露夯土基址厚0. 8 米,夯层厚6. 5 厘米。采集有外饰粗绳细纹、内为布纹或菱形方格纹的筒瓦、板瓦,菱形方格纹铺地砖、陶五角形管道、二层台式方形柱础石、云纹瓦当、“长乐未央”瓦当,以及陶盆、罐、瓮等残片。“长乐未央”瓦当面径22厘米,较为少见。
考古发现的车辙痕迹
2019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港务区三义庄和谢二村进行了考古发掘,而这一区域位于新寺遗址范围之内。考古学家在发掘中发现了两处车辙密布的古代道路。三义庄古道遗迹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路面车辙分布紧密,辙痕行进方向与古道走向保持一致,基本处于路面中部。少量车辙连续蜿蜒不断,大多数车辙断续或逐渐消失叠合,并且考古人员在车辙附近还发现疑似脚印及动物蹄印的迹象。谢二村古道遗迹位于遗址区东部,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260米,宽50-70米,路面清理后见60余条车辙,部分车辙相互交错,车轮痕迹清晰可见。
上述两条古道走向相同且形制相近,似为同一条道路。由于谢二村古道被东汉墓葬打破,这为道路遗迹年代的断定具有很大帮助,也证明了遗迹年代不会晚于东汉。陈爱东介绍,两条古道位于新寺遗址南北两端,新寺遗址被认为是西汉长门宫遗址,因此古道遗迹极有可能与长门宫有关。此外,还在谢二村发现了一段墙基遗址,考古学者推断应为长门宫南墙基址。遗址的发掘亦对长门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