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基础知识
1,概念: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
2,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按语言特色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3,说明顺序:
①时间顺序: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
②空间顺序:按事物的方位说明事物。
③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4,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①总分式:包括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②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③连贯式:按照事物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
④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平等的。
5,说明文的结构:
①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
②阐述说明对象(主体部分)。
③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6,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子:举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其作用是,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②分类别:把事物按一定标准分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作用是,能给人以概貌的了解,区分各个类别的差别,使说明更有条理。
③列数字:用一些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作用是,可以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极具说服力。
④作比较:是将两种有着外在或内在联系的相同或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是,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浅显鲜明地说明事物,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⑤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作用是,可将抽象的事理或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⑥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规定性的说明。作用,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说明文阅读答题方法
一,用设问句开头的好处: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二,概括文章段落层次的主要内容:
1,把握说明对象及特点。
2,要在把握全段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要点,抓住段首句,关键句进行概括。
3,细读全文,找出相关内容,结合题目要求,提取概括性的词语、语句进行归纳总结,也可直接摘录。
4,概括段落要结合本段内容或参照前段形式。
5,概括全文,要抓关键段。
三,围绕“某个问题”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说明的:
将文章分好层次,抓住各段中心句,抓住连接层次的关联词语,如:首先,还有,再者,此外等。
四,“……”问题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找到问题的相应段落,然后从上下文中找。
2,可采用分层概括法,概括各层大意,抓住关键语句。
五,本文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及作用:
1,判断说明方法要抓住语言标志,如“一只虎”,“某事”等可以看出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两件事、物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不仅要分析相应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还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在文段中的作用。
3,列数字:能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极具说服力。再结合语境明确作用。
4,分类别:能给人以概貌的了解,区分各个类别的差别,使说明更有条理,清楚明白。
5,打比方:可将抽象的事理或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6,举例子: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7,作比较: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浅显鲜明地说明事物,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8,下定义: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9,引用:一般是引用原作、原事、原话等。其作用使说明内容更加真实可信,充实;引用故事、传说、诗歌,吸引读者,使文章富有文学色彩,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六,有关文章内容提出的问题:
1,问题容易理解的,根据题干将问题放到具体段,找出相关内容对照;不易理解的用排除法。
2,有关全文的,要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归纳总结。
七,举例说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形象性:
1,找有限制性词语说明准确性。如,“唯一”是限制性词语,说明就此一个,无第二;“可能”,则表示不确定,是推测。
2,判断说明文中词语能否删去,一般回答“不能删去”,可以从词语含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等方面来回答。一般来说,说明文语言中,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限制、性质等的词语都要求准确无误。
3,说明文语言还有另一特点,即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从修辞方法或描写的句子,动词运用等角度分析。回答时,可“此句用了拟人(或其他)修辞,使说明事物生动形象,增添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八,解释概念:
找到概念所在段落,抓住关键句筛选出有效信息归纳。
九,概括概念:
在文中找到概念所在语境,从上下文找到概念包括的要点。概括时要准确、通顺、简洁。
十,表达方式的作用:
说明文中常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也用描写、抒情等其他表达方式。回答时要针对具体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如,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使人们对其特征有更直观的了解,增强了文章的生动形、形象性,吸引读者。
十一,关于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从生动性、形象性,准确性两方面回答,再结合画线句所在语境,联系此句前后语境进行推断。
十二,段落的作用:
1,开头段点明说明对象。
2,中间段衔接、过渡、承上启下。
3,结尾段总结全文。
4,其他段针对具体内容。
十三,文中“小诗”、“传说”、“歌谣”、“小故事”的作用:
1,针对所在语境,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真实可信。
2,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增添了文学色彩。
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丰富了文章内容。
如,①引用了某个记载,说明某说明对象的由来,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②引用诗歌,使说明对象……使说明内容更加充实,增添诗情画意,富有文学色彩;③引用传说使说明对象……,使说明内容更加充实,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十四,加点词在文中指什么:
1,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具体词语。
2,看有无比喻义,如有可加具有形象、通俗、易懂等特点。
3,有的词具有严密性,准确性。
4,若是近指代词,要在紧邻代词前找指代义
此类题答题的步骤一般为:第一步,找到该词的位置;第二步,理解词语的含义(表面义、内在义);第三步,以该词为中心,由近及远在前后文中寻找它所包含的内容。
十五,某词换成某词或去掉某词可以吗:
1,用词语替换比照法,替换后看词义有无改变。
2,弄清该词在句中意。
3,去掉后语意有何变化。
一般回答“不可以”,再结合具体词作说明。如“这样往往造成较严重的损失”中“往往”不能去掉或更换。去掉“往往”太过绝对,与事实不符,语言表达不准确。
十六,概括说明对象特征:
先弄清所概括的对象的内容所涵盖的范围,再划分层次,找各层的中心句,如果概括对象模糊,可找提示性字眼,最后归纳概括。
十七,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
2,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
3,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一般按由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部分,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事理说明文大都是逻辑顺序。
十八,考查提取筛选的能力:
通读全文,紧扣题干所指范围,答题时既要注意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又要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
十九,还原句子题:
还原句子前,先要了解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以及全段各句之间的关系,还原后看是否在结构上,内容上,句式上与上下文一致。
二十,探究题:
如给的探究题是多题选一,选择其中最熟悉的,容易的,抓住题干,结合原文内容,组文要有思想性,体现正能量,通俗、易懂、通顺、简洁。
二十一,删去语句题:
将未删时和删去后比较,再回答是否并说明原因。
二十二,多项选择:
若一目了然,即选。若有难度,将选项放回原文从字面、内容上比较,去除错的,留下对的。也可读懂全文后,采用排除法。
二十三,根据要求写一段内容:
紧扣要求,结合原文内容,用情景体验,根据题意体验。组文要有针对性,思想性,通顺、简洁。
二十四,拟标语口号:
紧扣题干,结合原文内容,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二十五,拓展题:
1,要有针对性;2,要有思想性,选择积极的,向上的,光明的,有正能量的;3,和原文内容密切相关;4,语句通顺、简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