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离不开产业人才。一所优质大学,能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不过在很多地方,大学对地方产业直接推动力不足,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不够,不少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位于嘉定区安亭镇的同济科技园给出了答案。
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校门外,伫立着一座红色大楼,这里就是同济大学科技园。学生们离开学校后,只需步行几分钟就可抵达这栋楼。多年来,无数同济学子跨出校门后走进科技园,开始“原地创业”,开启他们新的人生阶段。
在同济大学科技园内,如今入驻有数十家从事智能驾驶设备研发的企业。其中,兆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刚刚成立,其研发的一套名为“混合交通流环境下智慧管控”的系统(简称MICS),将来可让城市交通系统实现全域智能化。
智慧交通平台在安亭镇开放性测试
“打个比方,行人突然闯红灯横穿马路,一般的智能驾驶车辆只能在镜头能拍摄到的范围内捕捉到行人信息后紧急刹车。”创始人孙拓介绍,“而在MICS系统下,借助遍布整个城市的传感器,系统会提前给车辆和行人发出警示,避免发生碰撞。”
同时,这套系统在解决城市拥堵和碳排放问题上也有着积极作用。它以“公共优先”为原则,优化出行方式,协调控制车流和路网,可缓解交通拥堵。在兆边科技参与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区建设中,有MICS系统支持的干线物流车辆编队油耗可降低15%以上。目前,MICS系统已在安亭镇完成封闭道路、开放道路测试,并将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智慧城市、智慧高速、智慧公路、智慧公交系统建设。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内,安亭点位在测试中
在孙拓看来,公司发展离不开同济大学的支撑。“我们团队几名核心技术成员都师从于同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马万经教授。十余年内,马教授带领学生们开展了多项有关智慧交通的课题项目,这些经验促使我们自主创业,并最终研发了这套系统。”
目前,马万经教授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名声已产生了集聚效应,除了同济大学,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香港大学的优秀学生也慕名而来,他们在交通管控领域深耕十余载,支撑了上百个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项目。“科研项目要接地气,与城市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把技术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造福社会、造福人民。”马万经说。
马万经教授在授课
上海海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同济毕业生创办的科技型公司。郦怡和成铭钊作为联合创始人,既是校友,也是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同一个课题组的成员。2017年,两人本科毕业后一起走进同济科技园,从学生转变为创业者。
基于自主研发的技术,公司在淤泥质固废处理和工矿、建筑业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内,为客户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在华东、华南和华中等地指导建立了多个区域性固废处理处置中心,共计有十余条标准产线,一年可处理三百多万立方米固体废弃物。
成铭钊(中)和郦怡(右)在实验室工作
固废处理中心
创业初期的困难,让刚刚离开象牙塔的毕业生始料未及,上下游供应链、资金压力都可能成为压垮创业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好在同济科技园为创业者提供了支持。郦怡告诉记者,公司虽然注册在科技园,但是研发工作和大部分客户接洽都是在校内完成的。去年疫情期间,企业的多个重要项目停滞,学校因为疫情原因也不能对外开放,各项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得知此事后,同济科技园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办公区域,并主动帮我们对接了业务资源,让我们逐渐走上正轨。”
在成铭钊看来,通过同济大学科技园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可以最大化地把学校的科研资源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去年,他们又注册了同交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学校建立了更多合作研发机制。新企业目前有16名成员,核心成员都来自成铭钊所在的课题组。还在读研的柳杰刚刚加入团队,他认为,学姐学长们的经验可以帮他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避免走弯路。“在这个公司,我的毕业课题可以直接从学术成果转为实际应用。”柳杰说。
柳杰和同事们在工作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协同同济科技园嘉定分园,已初步形成“环同济科技经济圈”。依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同济大学的毕业生在人工智能、智慧交通、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项目中大量创业、就业。目前,科技园已为大学生建设了创新创业的全新载体——“同济创客嘉园”众创空间,面积近1260平方米,工位数达130个,还有12间独立办公室。此外,科技园的成果转化基地已建成专用场地4500平方米,至今已服务来自汽车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机械学院和材料学院等院系的近4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