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昆明的人可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买菜时商家用的单位虽然是斤,但其实是公斤,如果单位是两,那其实说的是公两,也就是一公斤的十分之一。长期在外省生活的人一开始可能会极不习惯,买菜前先问清楚是斤还是公斤,然后在心里把单位转换一遍,才知道这菜是贵还是便宜,难免会在心里吐槽一番,全国都论市斤,为啥云南这么特殊要用公斤?
这么说其实也有失偏颇,因为云南也不都是说公斤的。真正习惯说公斤的地区只有昆明、红河州、玉溪、楚雄州和曲靖市的部分地方(你家那边怎么说,欢迎补充)。说起来云南实际上说市斤的地方要更多一些。另外,中国还有一个说公斤的地方,就是新疆。和云南这些地方的斤就是指公斤不同,新疆人是分得清公斤和斤的区别的,只是生活中习惯使用“公斤”,而不是用“斤”作为计量单位。
“斤”这个计量单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周。“斤”的本意是曲柄斧头。后来演变为重量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不过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开始,重量单位一直是十六进制的,也就是1斤=16两,所以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而且历代1斤有多重都不太相同,在200-600克不等。清朝末期1斤=597克,至今港澳台地区仍然沿用1斤等于16两,大约是600克的传统。民国政府时期,为了和国际接轨,统一度量衡,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这里的市制本打算作为一个过渡),为和国际上的公制方便换算,将公斤和市斤挂钩,规定1市斤=0.5公斤。建国后的195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保留市制,取消16进制,改为1斤=10两。
民国和建国后两次度量衡改革将传统上计算不便的斤改为便于换算的市斤,大大方便了使用,使得市制单位深入人心,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市斤并不奇怪,那云南这些地区习惯于使用公斤又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在1959年那次统一度量衡时其实已经开始推广使用公制单位,到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规定正式使用公制单位,逐渐取消市制单位。从此“公斤”越来越多出现在生活里,现在在超市里已基本采用公斤(千克)或者克作为单位了。然而在100年前的云南一些地方,早已经开始使用公斤作为计量单位了。
可以想见,这些地方以前也和全国多数地方一样使用市斤,但是某种原因影响改变了人们的习惯。这可能和100多年前的滇越铁路通车有关。十九世纪后期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便预谋修一条连接越南和云南的铁路,以便掌控云南。1910年滇越铁路正式通车,使云南一夜之间成为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距出海口最近的区域。自此云南开始接受现代工业文明,工商业逐渐兴盛,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观、伦理观和铁路带来的商品、设备、人员以及语言宗教一起,传入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可以说滇越铁路对云南影响深远,这其中和云南往来最密切、影响最深的自然就是法国,云南也成为保留法国元素最多的中国省份之一。
滇越铁路虽然是法国为了掠夺云南资源修建的,但是客观上影响了云南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变化。“法国货”随着铁路快速进入蒙自、开远、昆明,又通过商贩进入云南其他地区。此后,云南有了第一家电影院、第一家银行,第一家网球场;碧色寨的老太太有了喝咖啡的嗜好;沿线居民有了见面握手的习惯。在铁路沿线,为了便于和采用公制单位计量的法国人贸易,开始采用公斤进行计量货物。。。
滇越铁路对昆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终点站,滇越铁路为昆明这座城市注入了很多的法国元素。作家艾芜曾这样描述:“滇越铁路这条大动脉,不断地注射着法国血,英国血……把这原是村姑娘面孔的山国都市(昆明),出落成一个标致的摩登小姐了。”云南大学核心建筑会泽院建筑风格仿照巴黎大学主楼而建,是云南较早的法式建筑。采用公斤计量也是法国的影响之一。昆明又是云南省经济政治中心,对周边也产生了辐射影响,因此,离昆明较近的楚雄、曲靖地区也开始采用公斤计量。
云南大学会泽院
如今滇越铁路只承担货物运输,碧色寨、开远等因铁路而兴盛的城镇也因铁路而衰落。但是从沿线居民的生活习惯中似乎还能窥见当年的繁盛景象。
碧色寨站,随着《芳华》的播出而大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