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中,往往会碰到对比和类比两种修辞手法。这两种手法比较容易混淆,稍不留意就会出错。因此,学会辨析、区分它们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对比”和“类比”是两个不同的修辞概念。“对比”是把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使它们之间相互映衬,使一方或双方的特点显得更加鲜明突出,使人感受更深,更加信服。它的作用是异中求异,理在异中。如:“解放前,这里是一片荒山秃岭,赤地茫茫,满目疮痍。解放后,山岭层层叠翠,起伏的田野,林带纵横;村庄沟洼,树木成片,郁郁葱葱。”这段话,使解放前后的两种景象相互对比,相互映衬,着重描绘今日迷人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这里”解放后经过社会变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后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类比”是把两种具有同一的本质属性的真实事物加以比较,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它有时是比喻的扩大形式,本体和喻体常常组成平行句式。它的作用是在同中求同,理在同中。例如:“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把自己的力量跟集体的力量融汇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
这段话,喻体写在前边,本体写在后面,两者组成平行句式,比喻的含义明确,把团结的意义、集体的力量,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
【相关链接】
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类比: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类比的作用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类比的逻辑推理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