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皋相马 图片源自网络
《淮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给秦穆公相马的伯乐年纪大了,秦穆公请他推荐一位家里人去寻找千里马。伯乐回答说,自己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低下的人,他们虽然可以分辨出什么是好马,但却没有能力分辨出什么是千里马。
因为好马可以从外貌、筋骨上看出来,但千里马却很难捉摸,其特点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自己有一个叫九方皋的朋友,虽然流落民间,他相马的本领却不比自己差,请您召见他吧!
于是,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并遣他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之后,九方皋回来了,向秦穆公报告,说千里马已经找到了。
秦穆公问他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看,结果是一匹黑色的公马。
秦穆公非常不高兴,于是将伯乐召来,对他说,你推荐的那个寻找千里马的人,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知道是不是千里马呢?
伯乐长叹一声说道,他相马的本领竟然高到了这种程度!这正是他超过我的原因啊!
他抓住了千里马的主要特征,而忽略了它的表面现象;注意到了它的本领,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他看到他应该看到的,而没有看到不必要看到的;他观察到了他所要观察的,而放弃了他所不必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的人,才真正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后来,事实证明,九方皋的确是一流的伯乐,那匹马也果然是天下难得的千里马。
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九方皋,隐藏在民间的相马高手,不可多得的一流人才。
九方皋,春秋时人,生卒年不详。相传为一民间相马高手,曾得伯乐之荐而为秦穆公求马,他不重外在,而着重马的内神,因得良马。
因他不辨毛色、雌雄,又出身民间,秦穆公对其专业性给予置疑,伯乐却对他充分肯定,并称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说他相马本领竟然高超到了这种程度,这也正是他为什么能超过自己的原因。
黄庭坚在《过平与怀李子先诗》言:“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意思是说,世上岂会没有千里马,那是因为缺少发现千里马的九方皋。
对九方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九方皋也成为不可多得的一流人才的象征。
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给我们做事带来的三点启示:
1、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不辨毛色、雌雄,而着重马的内神,因得良马。
他相马看重内在精华,不求表面,注重它的本质,去掉它的现象,只注意那应该审察研究的方面,抛弃了那不必审察的方面。
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将获得的感性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这也是为什么九方皋可以成为著名的相马专家的原因。
要真正能够认识一件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质及其基本发展方向,现象从各个不同侧面表现本质;本质由事物内部矛盾构成,是比较单一、稳定、深刻的东西,靠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丰富、多变、表面的东西,用感官即能感知。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现象与本质等同起来。因此,在认识事物时,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相千里马更是如此。一匹千里马具备很多表象,比如毛色、雌雄、个头、品种、产地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成为千里马的决定条件。
唐代韩愈,在《马说》中写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很多时候,人们面对一匹千里马,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所以,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看人更是如此。高手在民间。不要被一个人身上的身份、光环等等限制了想象力,要以实力说话,而不是以学历、职务来看待人。
生活中,很多人看人只注重看外在形象,看学历,看阅历,而不注重看一个人真正的内在品质、思维方式。这样是很难找到真正的人才的。
其实,不只是招聘员工,交朋友、找对象、与人相处中,都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只看现象,不能看到本质,这样的了解就比较肤浅,更可怕的是,如果只被假象迷惑,而不见本质,就会对一个人产生错误的认识。
所以,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作为一个平凡人,没有九方皋那样一眼看透本质的高超本领,但要学会在生活中慢慢去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点点剥开现象,看到本质。而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盲目下结论。
2、专注才能更专业。
九方皋相马,“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不辨毛色、雌雄,而着重马的内在品质,不求表面,注重它的内神,因得良马。
一件事物的特征有很多方面,我们在做事时,要学会抓住主要问题,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那些事情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揭示了一个道理:一小部分原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部分结果、产出或收益。
“二八法则”应用到个人做事的过程中,要学会抓住重点。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首先解决主要问题,然后再解决次要问题,重点中还有重点。关注过多、过全面,只会让人分散注意力,最终事倍功半。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做事的时候,不自觉地把精力浪费在细枝末节上,而不能抓住重点,甚至有时被一些非重点吸引视线,而偏离了主题。
比如,你要写一个重要的方案,在打开电脑的时候,常常被自动跳出的广告、新闻等吸引注意力,饶有兴致地看半天,甚至会买几件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最后发现,快到下班的点了,重要的工作还没有头绪,于是心情异常糟糕,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重点。
用好“二八法则”,即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每件事情都有它的主要矛盾,每一个矛盾对立的双方,都有一个主要方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其实这反映的是人在复杂的问题之间,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
现代社会,我们每天接收的资讯越来越多,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就显得更加重要。
运用“二八定律”,抓住只要矛盾,不仅是一个做事的方法,更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掌握好这一能力,对我们做事将有很大的帮助。
3、目标专一,把问题简单化。
在一般人看来,相千里马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为伯乐也说了:
千里马的特征不稳定,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很难捉摸。
而在九方皋看来,相千里马未必有那么难,因为他目标专一。他不关注一匹马是黑还是黄,也不关心是雌是雄,他的眼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这匹马是不是千里马,其它的全部忽略,所以,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他把问题简单化,还表现在一心只做自己需要做的事,他不在乎自己如果把马的性别、颜色搞错,会不会被笑话、甚至会不会被处罚。
也正是因此,伯乐才看到他相马境界之高,并感叹并自愧不如。
目标专一,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提高做事技能的一个重要的策略。
14世纪英格兰圣方济各会的修士威廉,提出的“奥卡姆剃刀”原理,就是“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让事情保持简单。”
“奥卡姆剃刀”原理问世以后,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如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在“削”去理论或客观事实上的累赘之后,才“剃”出了精炼得无法再精练的科学结论。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勇敢地拿起“奥卡姆剃刀”,以简单的心态做人,去繁就简,把复杂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心情变轻松,心中变坦然,距离成功已很近。
生活中,我们很多事情之所以复杂,不是事情本身复杂,而是人心复杂,想得太多。要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我如果成功了会怎样?如果万一失败会不会很丢人等等。
心里想得太多了,就乱了,过多的企图心、执著心、得失心,会让我们做起事来畏首畏脚,患得患失,很难专注。
有的时候,我们面对非常在意的人,常常越想好好表现,往往越表现不好,说话时也不流畅了,思路也不清晰了,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同样的事情,心简单了,事情就简单了。
总结:
九方皋,隐藏在民间的相马高手,不可多得的一流人才。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给我们做事带来三点启示:
1、透过现象看本质。
2、专注才能更专业。
3、目标专一,把问题简单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