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4——横竖的复合笔势4:包裹
我在二级课程第九课中介绍过传为欧阳询的《三十六法》,这篇文章提到”包裹”有五种不同的情况:”谓如’园’、’圃’打圈之类四围包裹也;’尚’、’向’,上包下;’幽’、’凶’,下包上;’匮’、’匡’,左包右;’旬’、’匈’,右包左之类是也。
这里涉及五个笔势,原本是五个部首,五个字。四面包围的是”囗”字,本义是四面围绕的一块地方,这不是”口”。上包下这个字是”冂”(jiong1),意思是郊外。下包上是”凵”(qian3),本义是嘴巴张开。左包右是”匚”(fang1),指古代一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如柜子。右包左这个”勹”字就是”包”的本字,发音也念bao1。在书法中,这五个部首就是五个笔势,中间是四面包,旁边的都是三面包,网开一面。
其中有两个笔势我已经讲过了,这就是右包左和上包下。右包左是钩裹势,上包下是钩裹化势。
1、右包左,上包下
《玉堂禁经》讲解”页”字时这样说:”此状上画平勒而仰收,其次暗筑而憿锋左右,谓之钩裹……”这里”憿”通”激”,就是快速的意思,以前讲过。
我来解释一下,”页”字第一横是”平勒而仰收”,”平勒”是”永”字八法第二笔,用尖锋趯,而”仰收”就是向上收笔,这是小圈动作。接下来”其次暗筑而憿锋左右”,”暗筑”是起笔和上一笔粘连,然后快速地左右两竖,这就是”谓之钩裹”。
这”页”字没写完,我先不讲下去,这里用黄色表现的框架,唐人称它为钩裹,上包下。”页”字本来第一笔是横,第二笔是一啄,现在这一啄和下面的竖笔连写了。
《阴符经》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白”的框架,
第一笔啄不是独立分写的,而是和左边的竖笔连写的,这样写出来的框架,就是上包下的钩裹化势。如果你单独写一啄,那就是另外的笔势了。
又如”自己”的”自”,
如果一啄和左竖连写,那框架就是钩裹化势。如果一啄分出来单独写,那笔势的分法就不同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钩裹势也好,它的化势也好,都有一个钩,或者趯。
如果整个笔势没有包括任何钩趯,就不是钩裹势,只是竖笔势。”趯”是”永”字八法第四笔,需要先踆锋,写起来比较慢,多用于真书和行书。
草书中往往用钩,你看这两个草字,
外面的框架都是钩裹势,最后都是用钩的。
王羲之《初月帖》的”月”字,也明显有钩,跟索靖《月仪帖》的写法非常相近。
像这个”英”字的中间,就是竖笔势,
因为它没有一个钩或趯,所以不是钩裹势
2、下包上;玉函势
下包上作为书法笔势,叫做玉函势。”函”是放东西的盒子。玉函势是一个专称,如果没有这个专称,那就是竖笔势一开半,抬笔一次。
这是日本古籍《紫薇字样》中对玉函势的说明,它说”一名回抱向上”,当时有这样的名称。
如果你查字典,”凵”是一个部首,这个三角形跟他是同部首的,音qu1,”△”也是放东西的器具,《说文解字》说用柳条编成,古代用来盛饭。在书法中可以看为是玉函势的一个化势。
《阴符经》中有四个”阴”字,
其中三个最后一个笔势就是玉函化势,简单地说就是玉函。《阴符经》第一行第一个”阴”字,下面纸张破损,但从其他三个”阴”字可以推测到它的写法。《阴符经》你写熟了,破损地方原来是什么样的,慢慢就可以估计出来了。
这是张旭写的”矣”字,
上面是玉函,《阴符经》中也有一个”矣”字,破损了,从残迹来推断,应该是这样的,这也是玉函。
我们知道,只有横竖笔画的字,不容易生动,如果改为斜线条,就比较有姿态。
王羲之《东方朔画赞》中的”阴”字最后的玉函势,三笔都采用了斜线条,看起来就比较活泼。
这个写法王羲之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早在隶书中已经有这样的安排,如”垂”、”去”,
所以影响到后来的书法家,如褚遂良、柳公权都有这样的处理。
3、左包右
左包右就是这个”匚”字。
本意是盛放东西的柜子。它当做一个书法笔势没有专称,为什么呢?
以”区”字为例,”匚”是拆开写的。
行草书中”匚”的上面一横和中间三个”口”组合。剩下”匚”的左竖和下面一横,组合为另一个复合笔势。这样一来,把”匚”字的笔画拆开了,它就不成为一个单独的笔势。
在真书中,如褚遂良和柳公权,也是这样处理的。
有时候会先写”匚”字的左边一竖。然后再写右边的笔画,如”臣”字。
其实是把整个字变成了一个四开的竖笔势。”匚”字上下两横,也拆开和其他笔画组合。
王羲之、智永等写”臣”字,都是这样取势的。
没有人,把”匚”字写完才写中间笔画。”匚”字在这里就拆成了三笔,一个竖,两个横笔。在行书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使转。
如这个”临”字。
左边也是”臣”字。竖笔势的组成非常清晰,真书的写法就来之于此。在历史上,真书是最晚产生的。它综合了隶书、草书和行书的一些特点。
其他的变化还有,如”匡”字也是”匚”部。
这个字本来全部笔画都是横竖,很容易写得呆板。怎样能加一个斜线条呢?智永把上面的一横改成一点,效果马上就不同了。
简言之:
· “匚”字经常拆开和其他笔画组成笔势。
· 单独写一个”匚”字,是奋笔势一开半,抬笔一次,没有专称。
4、什么是”围”
现在讲解”囗”。注意这个字不是口。在真书中,往往”囗”写得大点,”口”写得小点。”口”是人的嘴巴,”囗”是一块地方。”口”字中间没有其他笔画。所以可一次过写出来。
如王羲之这个”口”,竖笔势两开,抬笔。
“囗”是古字,现在很少单独用了。中间往往还有其他笔画,如”国””囚”等字。所以”囗”无法一次过写成。”囗”字在书法中称之为铁城势,铁围势、平四角势等等。
《紫薇字样》说”一名四围包裹”。很明显这个名字来之于《三十六法》:”谓如’园’、’圃’打圈之类四围包裹也。”
这句话。所谓铁城势,取像于古代的城墙。为了强调四面包”围”,我想铁围势这个名称比较好。古代小说中常有”围得铁桶似的”这句话。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说:”铁城之法,左竖与下画相连,以配右肩之势。……”他没有讲清楚左竖和下画怎样相连。我们现在写铁围势,下面一画是最后写的。
跟刚才”匚”字一样,把铁围势拆开了。所以左竖和下横是两笔,是不连贯的,但在草书中,围法不同。
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草书”因”。一个”囗”。
用了左右相对的两个弧形。
所以在真书中,铁围势实际上分解了。左、上、右三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钩裹化势。留下最后一横,要和中间那些笔画去组合。如果实在不能组合,那就只好单独算一个笔势。
草书就不同,像怀素这个写法。
先写一竖,连上去然后写一个很大的圈,把其余三面围住。
通常来说,好像这个”田”字。
草书中经常是由左右弧形写成”囗”,然后写中间笔画。但行书,真书已经把”囗”字拆散。这个时候最后一横已经和中间的笔画另组笔势。就不能称为铁围势了。
但有时候也有例外,敦煌写经残卷有一个作品,其中有两个”鼻”字,中间是”田”。
左边就是通常的写法。右边”田”字的写法,是用了奋笔势,竖笔势各一开来围。可见古代也有真书中用类似草书的方法,围出一个框架,然后写中间的十字。书法取势,比依照笔顺写字宽容度大得多,这就可以造成很多艺术变化。
这里有个理论问题,《三十六法》说”谓如’园’、’圃’打圈之类四围包裹也。”
所谓”打圈”,不是真正的圆圈。因为我们知道,书法中写一个圆圈会遇到绞锋问题。所以通常是分为两个半圈,也就是两个内向圈来写的。智永这种圈法,就是用两个内向圈组成包围。但写起来手腕左右来回幅度很大。
王羲之的围法不同,他用一小竖加上大半圈,应该说比智永还高明,更适合人的手腕。
即写出来了包围,手腕来回又比较少。其实跟写钩裹势很相近,各位可以试一下。
到了真书中,只要稍微拉成直线,钩裹化势就写出来了。这就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通还是有高低之分的,读帖时配合书空。你就可以比较智永和王羲之技法的不同。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 五种包裹:上下左右中。
· 钩裹、钩裹化势、玉函、铁围。
· 左包右没有专称的原因。
复习思考:
· 皇象《急就章》”匈”字,包括几个笔势
· 第一个行书”同”字,有什么笔势?
· 第二个草书”同”字,你怎样分笔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