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面的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一群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战士 梨花
答案:“我”和老余:在大山深处的梨树林边,发现了小茅屋;在小茅屋中受到照料,得到了食宿帮助;第二天和瑶族老人一起为小茅屋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在小茅屋中得到照料,很感激;专门到小茅屋送粮食,方便过路人;和“我”、老余一起修葺小茅屋。
一群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
解放军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为方便过路人,建造小茅屋。
梨花:被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照料小茅屋。
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二、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答案:文章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为顺序,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置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分两个层次,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行走在深山里的“我”和老余,在淡淡月光下,穿过梨树林,发现了竹篾泥墙的小茅屋,房门外扣,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个字。“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自然产生疑问,形成第一个悬念,领起了全文。
得到帮助的“我”和老余,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于是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可是瑶族老人说他不是主人,而是过路人。第一个悬念引出的第一次误会消除了。
第一次误会的消除又引出第二个悬念。瑶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家是谁”呢?瑶族老人说,他从一个赶马人那里打听到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瑶族老人的讲述产生了第二次误会。到此,是小说的第一个层次。
从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到引出解放军战士建造小茅屋的故事,是小说的第二个层次。“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正在修茸小茅屋时,看见了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面的约摸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晴,“我”料想她就是梨花。瑶族老人也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表示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说不要谢她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第二次误会消除了,接着产生了第三个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
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到小说的最后,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述说,“我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小茅屋;梨花姑娘受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一直照料着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就接着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我”、老余等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茅屋。
表达效果主要是: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孩,増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答案:1、“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其所指不尽相同。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去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飙落的梨花花瓣,营造了美好的意境。
(3)“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
(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5)“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2、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也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一一处处盛开,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还是边疆少数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一一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传播善意。“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融为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四、答案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