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总面积926平方公里,人口91万。睢是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宜居小城、中国绿色名县、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
一、历史沿革
1、秦置襄邑县,治襄陵(今睢县县城北关)。因有宋襄公陵墓得名。属砀郡。两汉、三国、魏、晋属陈留郡。南朝宋废。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复置襄邑县。北齐废。2、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又置,属宋州。唐武德二年(619年)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年)属宋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置拱州,治襄邑县。大观四年(1110年)废,政和四年(1114年)复州。
3、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拱州为睢州,因城北有睢水得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襄邑县入睢州,十年废睢州为睢县,寻废县复州。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属归德府,三十七年治所南移至今城,今城和旧城相连。清因之。1913年废州为睢县,属豫东道。
4、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6年宁陵县并入,更名葵丘县,寻复旧。1949年属商丘专区,1958年属开封专区,1961年属商丘专区,1969年属商丘地区,1996年属商丘市。
二、地名来历
因古睢水得名。《说文解字》,“睢”字,释义为,从目,隹(音huǐ)声,仰视,向上看之义。按照《易经》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说法,实为睢水流域,殷商先民的领袖们卜日策月观察星辰运行规律的真实写照。
三、风景名胜
1、北湖景区。又称凤城湖,起源于明末李自成以水代兵,决堤黄河,距今约400年历史。2015年1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睢杞战役烈士陵园。位于城湖北一公里处,为安葬牺牲于睢杞战役中的解放军烈士而建。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1987年9月16日公布为河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3、圣寿寺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后台乡阎庄村西北200米,是睢县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点。圣寿寺塔俗称阎塔,为宋代建筑物。虽经多次地震侵袭,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1985年省政府曾拨款维修加固。
4、宋襄公墓。又称襄陵,为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墓葬。公墓呈圆锥形,由黏土堆压而成。此地原为宋襄公因思念母亲而修建的行宫,泓水之战负伤后在此疗养,后葬于此,现行宫已不复存在。睢县古称襄邑就是因襄陵而得名。
水族文字
四、睢县——水族的发祥地
普天之下的水族,自古以来都自称“睢”“人睢”。 水家古语十分明确地指出,是“睢水”或“睢河”、“睢溪”养育水家先民共同体“睢”、“人睢”。“睢”或“人睢”,就是当今的水族。
水家古语所说的睢水或睢河、睢溪在哪里呢?中国以睢、濉命名的河道有三条。一条名为睢水,故道在今河南省开封,向东流经杞县、睢县北、宁陵、商丘、夏邑、永城北,接着转入安徽省濉溪市南、宿县、灵壁,然后穿过江苏省睢宁县北,流到宿迁县注入泗水,最后汇入淮河入海。另两条是濉溪及新濉溪,发源于安徽省砀山境内,穿入河南省夏邑县境,又流过安徽濉溪县,灵壁县、泗县境内,最后流经江苏省泗洪县注入洪泽湖。
睢水之名,因居住着自称“睢”、“人睢”的群体得名。睢水流域资源养育着睢人,睢人与睢水是密不可分。因此,“睢”的名称不仅成为部落、部族内部认同的统一称号,也成为和外界周边部落、部族相互区别的称号。尽管岁月星移斗转,历史沧桑剧变,在殷商亡国之后,大多自称为“睢”的部族群体南迁之后,依旧保留“睢”的自称。水族是由古代骆越文化发展而形成的单一民族,这是史学界公认的史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