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的嵊县一带。它以当地的民间音乐“落地唱书”为基础,并在余姚秧歌和湖州滩簧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形成。1906年春节期间,嵊县农村的6名业余说唱艺人,首次化装登台串演《十件头》《赖婚记》等节目,唱调仍以“落地唱书调”为主,只用笃鼓和檀板击节,“的笃”之声盈耳入心,故被称为“的笃班”,或目“小歌班”。
之后逐步流入桐庐、富阳、海宁、杭地等地。民国五年进入上海滩,在吸收京剧表演的同时,还大量借鉴姊妹艺术的养分,时称“绍兴文戏”。该剧种原本由男性演员应工,1923年上海、浙江几乎同时出现了全部由女演员组成的“文武女班”;而随着“女班”的走红,“男班”和“男女合班”的形式则渐趋淘汰。
1943年袁雪芬组建雪声剧团,对越剧的表演艺术作了大幅度的改革。其间,浙东四明山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对越剧也有革新,并排演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先后建立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上海越剧院。在进一步整理加工《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传统剧目的过程中,越剧在表演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
流行地区拓展更快,除华东外,已遍及华北、中南等地的许多城市,成为当时公认的全国大剧种之一越剧的主要曲调主要有“弦下调”“四工调”“尺调”等,大都具备柔婉、细腻而长于抒情的特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在国内外影响巨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