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陷入“滞涨期”
2月24日,阿里发布了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截止2021年12月31日)。在营收方面,Q4营收为2425.8亿元,低于市场预估的2463.66亿元,同比增长仅10%,而剔除掉海外市场,增长仅为7%,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净利润方面,Q4为204.29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315.4亿元,同比下降75%。
阿里财报说明净利润大跌主要为财务商誉减值因素。Q4阿里对数字及娱乐业务的商誉减值250亿,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00亿元。若剔除该因素,第四季度,在非公认会计准则下,阿里的净利润为446.24 亿元,同比下降 25%。虽然这一下滑比例依然比较大,但低于Q3的近40%。
如果说净利润的大幅下滑还可以归结于商誉减值,那么阿里核心业务持续疲软又该如何解释呢?
三季报中,营收占比超过7成的阿里中国商业收入仅有 7%的个位数增长,其中的核心版块——客户管理收入(淘系电商的广告费用和佣金),同比小幅下降1%(Q3增长3%),这是阿里客户管理收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以淘宝和天猫(旗下非直营项目)为根基的中国零售商业收入同比增长仅为7%,而淘宝和天猫GMV增速也连续第二个季度未达到10%。
要知道这是包含“双11”大促的成绩,核心电商业务如此疲软实在说不过去。当然阿里对此有自己的解释。
财报中阿里巴巴如此解释,“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由于我们对增长业务(如淘特,淘菜菜,LAZADA和饿了么)的投入增加、为用户增长而增加的费用,以及我们支持商家的举措。”
上个季度阿里净利润大降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我们甚至还可以从宏观环境上为阿里找到合理的理由。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保持13.2%的增长,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仅为24.5%,相比于去年同期25%有所下滑。这是2015年以来,线上渠道市场份额占比首次下滑。这意味着,线上渠道快速蚕食线下渠道市场份额现象不复存在,线上线下进入相持阶段。
正面的理由还可以找到很多,比如截至2021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生态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AAC)数量达到12.8亿,单季增长4300万。中国市场消费者单季净增长2600万至9.79亿,本财年末国内年度活跃消费者达10亿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海外市场消费者首次突破3亿里程碑。
赞美当然有意义,但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资本不相信赞美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数据。所以我们看到投资机构也各自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去年高盛、高瓴、淡马锡等均先后卖出甚至清仓阿里巴巴股份。而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则选择增持,幅度达到29%。
从2021年买入阿里开始,即便芒格出手的价格远低于阿里季度平均收盘价,芒格对阿里的投资目前仍处于大额浮亏状态。
各家投资机构的动机是什么这里不做分析也不评价对错,但至少可以说明阿里走到了一个认知分歧的阶段。资本投资成败与否都可以退出,但已经有23年历史要做百年企业的阿里只能前进。
新的增长周期在哪里
自媒体“怪盗团长”认为从2017年以来,逍遥子对国内市场的战略构想就没有变过:以传统电商为基础,一手夯实基础设施(包括物流基建和技术基建),一手打入近场零售市场(包括次日达、一小时达、本地生活等高频消费)。
在本季度的阿里财报电话会议上,管理层指出:经过电商行业十几年的发展,服装、消费电子等品类的电商渗透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30-40%);而快消品、食品尤其是生鲜,虽然市场容量很大、堪称刚性需求,电商渗透率却还很低。要满足消费者在这方面的需求,就要建立一个近场与远场相结合、履约一体化的多元模式。
所以阿里认为新的增长就在生鲜零售市场,在这块阿里布局的有淘菜菜、盒马。
根据蓝鲸财经报道,自2021年3月阿里整合社区电商买菜业务,当年9月淘菜菜日单量已达到800万~900万单, 与兴盛优选同列行业第三。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第一是美团,日单量高达3000万单,第二是多多买菜,日单量达到3000万单,淘菜菜单量相比不到三分之一。
一位零售行业人士表示,盒马每年的亏损规模大概30亿左右,累计亏损上百亿。而在生鲜电商这块已经有上市成功的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尽管大家都是亏损但是先上市者总是有市场红利的。对于阿里来说已经不能忍受大量资金投入到非核心的亏损业务上,到了这些业务独立融资自负盈亏的时候。
1月初,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阿里旗下盒马鲜生将考虑以100亿美元估值进行融资,融资或将在2月启动。同月,侯毅发了一封内部信,指出盒马的目标是从现在的单店盈利,提升为全面盈利,要暂时“勒紧裤腰带”。
盒马眼下既不是行业龙头又没有验证成功的盈利模型,在未来高度内卷又面临监管压力的环境下,盒马能否跑出来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淘菜菜和盒马在阿里都属于新兴核心业务,担负着创造新的增长曲线和市场的使命,但眼下只是行业二三位的答卷显然离及格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新兴市场有机会但也历来难做,一是充分竞争二是缺乏成功经验,平心而论不能太多苛求。但阿里大本营的走弱总不能都怪别人吧。据虎嗅报道在大淘系曾具有统治力的护肤品及美妆、服装等品类,某新兴流量电商平台在2021年的GMV已经接近大淘系相应品类GMV一半。相比之下京东上个季度日用百货商品实现收入751亿元,同比增长29%。值得注意的是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创下近年来新高。这总不能怪大环境不好,说什么淘系品类周期性走弱。
写在最后
在阿里基本盘有抖音、快手等玩家开始分食大淘系的电商市场,在新业务端美团、拼多多在社区电商强压一头。在海外,Lazada在东南亚等市场和要与腾讯投资的Shopee等厂商正面开战。在阿里云业务领域,由于游戏等行业受宏观因素影响增势放缓,部分来自游戏圈的订单可能将在2022年下降。而随着疫情对消费等赛道冲击明显,一些潜在的阿里云用户正在减少相关预算或延缓相关项目。
如今的阿里虽谈不上四面楚歌,但也到了瓶颈期。张勇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表示,“未来阿里会更多推进闭环业务设计,按业务进行公司化的运行。同时,也会引入更多元化的投资推进市场化的进程,尝试各种对股东、客户长期价值有帮助的事情。”家大业大的阿里还在心心念念打造闭环业务,打造更加强大的“商业帝国”。
在阿里内部,阿里业务目前分为内核公司、环路公司、生态公司、兄弟公司等,菜鸟、本地生活、阿里影业、阿里健康、Lazada以及盒马就属于环路公司。环路公司到底是作为流量辅助优先,还是自身盈利优先呢?本身不生产流量的阿里能否对诸多业务板块提供足够的支持呢?从阿里目前的表现来看,环路公司更多是作为流量辅助,核心之外的业务得到充分赋能的并不多。
以传统电商为基础,一手夯实基础设施,一手打入近场零售市场。看上去是一个生态,但实际上却是不同的生意。电商跟本地生活完全是不同的基因,电商强调流量算法,本地生活则看重供应链水平。这意味着阿里在做多元化的生意,难度不是相加而是几何倍数。阿里“老矣”,尚能“饭否”?希望阿里人能够多问问眼下的实力是否还能应对未来的危机。
参考资料:
阿里急需一场局部胜利 来源:虎嗅
阿里探「底」?|焦点分析 来源:36氪
阿里要去“五环外”加油了 来源:字母榜
对阿里巴巴最新一季财报的看法 来源:互联网怪盗团长
深网|阿里重启危险游戏 来源:腾讯深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