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要收购华为自动驾驶?这并不是在开玩笑。日前,据《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德国车企大众汽车正在洽商收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自动驾驶部门。据了解,这笔收购涉及数十亿欧元。
对于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的传闻,大众汽车虽然很快就作出了回应,但并没有直接拒绝,只是回了一句“不予置评”。大众此番暧昧的态度也让外界不断猜测双方的谈判正处于胶着当中,这次传出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的传言甚至有可能是某一方故意泄露,给对方施压。
事实上,这并非大众首次传出要与华为展开合作的传闻了,早在去年10月底,就有消息称华为计划与全球汽车巨头大众集团组建合资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虽然当时华为第一时间进行辟谣,但大众汽车则一直隐于幕后没有回应,直到今年年初的时候才正式就此事进行了回应,“大众与华为确实进行着商讨,但现阶段没有可以确认的消息,包括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而从此次传出大众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的传闻来看,相比于成立合资公司,大众其次明显更倾向于直接收购。
大众这次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之所以引起如此高的热议,主要与大众汽车目前的境况有极大的关系,而且还是涉及华为这些年花费巨资投入的自动驾驶。虽然目前这单收购案仍没有过多的进展,但从其他透露出的消息来看,大众汽车明显更需要华为自动驾驶部门。至于为何不是华为更需要大众?对于这个问题,一切都需要从大众汽车的电气化转型讲起。
大众电动车进程不顺
在传统车企当中,大众汽车很早就开启了电气化转型,与其他车企一样,大众的电气化转型也是从油改电开始的,只不过早早就引入中国的纯电车型e-UP以及高尔夫纯电版基本没有创造太大的成绩就被停产。
在e-UP以及高尔夫纯电版相继失败后,大众汽车也甚至单纯的油改电是没有未来的,于是花了近70亿欧元鼓捣出了纯电平台MEB。在MEB平台出来后,拥有多年模块化平台运营的大众汽车才算真正踏上了电气化转型之路。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此前的规划,其将拟定实现100万辆产能的时间从2025年提前至2023年,同时还计划2020年到2024年之间投入330亿欧元布局电动化,而在产品上,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2028年在全球推出约70款电动车型,全球总销量达2200万辆,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市场。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大众汽车的电气化进程并不顺利。虽然在欧洲市场,大众汽车此前曾获得不错的成绩,不过随着特斯拉正式进军欧洲市场,大众纯电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也在被特斯拉逐步蚕食。拿大众ID.3为例,它自2020年5月在欧洲开启预订就受到是市场的追捧,在2020年10月,正式交付未满2个月的ID.3以10475辆的销量登上欧洲电动车销量榜首。
而来到2021年,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此前,分析机构JATO Dynamics公布了2021年欧洲市场新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销售统计数据,其中特斯拉Model 3成为欧洲最热销的纯电车型,销量达到167969台,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的电动汽车品牌,并在总排名中排名第21位,销量相比2020年增长了70.9%。相比之下,大众的ID.3 售出了 49502 辆,而新推出的ID.4 则累计销售 41711 辆,两者的总销量不及Model 3的六成,而这还不包括从2020年8月出口的Model Y。随着特斯拉柏林工厂投产,解决产能问题的特斯拉将会继续扩大与大众汽车的差距。
欧洲大本营失守,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电气化战略也遭遇了不少挫折。上险量数据显示,大众ID.4系列电动车在2021年上半年累计交付量为5350辆。大众电动车在华销量不振,不仅引发了路透社等外媒的关注,也引发了迪斯的不满。按照之前迪斯的预期,他其实对于ID.系列电动车在中国的销量目标并不高,在中国能达到8-10万辆的年销量就行了,但相关的数据明显出乎迪斯的预料之外。
为了扭转大众ID系列电动车在华的颓势,迪斯罕见地对大众中国相关人员进行了批评,“大众汽车必须改变在中国销售电动汽车的方法,以应对其在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电动汽车销量欠佳的问题”。
在迪斯的鞭策后,大众电动车的销量明显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去年10月份,大众旗下ID.系列四款车型九月共交付10126辆,季度环比增长272%,成为国内首个合资品牌中纯电车型月交付量过万的传统车企,全年下来,2021年大众ID系列在华累计销量为70625辆。
然而大众电动车销量增长的同时,对手也没有闲着。数据显示,2021年,造车新势力也迎来了爆发,其中小鹏汽车以98155辆的销量成绩,位居造车新势力销量榜第一名,而蔚来、理想则以91429辆和90491辆紧随其后。至于特斯拉,更是一骑绝尘,国内销量达到32.2万辆。可以说,如今的大众不仅没有追上特斯拉,就连“蔚小理”也在抛离它。
大众更需要华为?
毫无疑问,对于大众汽车目前的现状,肯定会有很多人表示不解,曾经的燃油车巨头为何在电气化时代遭遇上了如此多的阻碍。而对于这个问题,虽然目前市场上众说纷纭,但稍微了解过大众汽车电气化转型进程的人都清楚其中的原因,那就是大众依然还在用做燃油车的思维在做电动车。
大人,时代变了。如今消费者需要的不只是一台开起来很大众的电动车,而是一辆智能汽车,而大众这些年在转型电气化的过程当中,最大的短板恰恰就是智能化。如今的消费者,受特斯拉、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造车势力这些年来不断的市场教育,对电动汽车的认知早已经不是单纯的电动车,而是电动车+智能车的结合体,而这部分也是大众目前所不能提供的。
拿ID.4为例,它不仅没有办法像特斯拉那样实现OTA升级,就连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仅仅只是最基本的ACC自适应巡航的水平而已,所以当20万级别的小鹏P5都开始搭载激光雷达上路时,大众汽车的自动驾驶还在蹒跚学步,所以大众在电气化转型方面遭遇滑铁卢也是情理之中。
事实上,大众并非没有在智能化方面投入。早在2018年,大众就传出试图收购Aurora,不过遭到拒绝。在收购失败后,大众转而向福特的自动驾驶子公司Argo投资约17亿美元。据了解,大众汽车给Argo的投资包含了6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剩下的11亿美元则用于“合资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资金”。作为回报,大众将与和福特平等地分享Argo的所有权。
虽然投资了Argo之后,大众经常强调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 ,但从目前大众电动车所呈现的智能化水平来看,大众汽车明显没有在Argo身上整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智能驾驶技术。
然而时间是不等人的,当大家都在努力向自动驾驶方面进发的时候,作为巨头的大众明显不想被人继续抛离,所以搭上在自动驾驶领域表现出众的华为无疑是大众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快途径。
只不过相比于合作,大众明显更想全部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至于原因,则涉及到时下智能汽车最常提及的“灵魂论”。毫无疑问,对大众来说,如果接下来的新车可以搭载华为全套的解决方案,将会迅速提升其新车的竞争力,但这种情况是需要把纯电车最核心的智能化系统让渡给华为,这对于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大众是不可接受的。
上汽董事长陈虹就曾表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就像是一台汽车的“灵魂”,如果这个“灵魂”掌握在华为手里,那么留给上汽的就只剩下“躯体”了。相似的言论,戴姆勒时任CEO迪特·蔡澈在2015年也曾强调过,“作为汽车大脑的操作系统不能是iOS、安卓或其他系统,它得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打算做苹果的富士康”,同样的道理,我想迪斯不会不懂,所以大众才会更倾向于收购。
大众想收购,然而华为却只为大众提供一整套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目前的矛盾主要出在这里,所以大众与华为的谈判才会从去年10月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对于华为来说,大众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过这个选择仅处于成为供应商而已。如果能够顺利成为大众的供应商,不仅可以对此前一直推广不顺利的华为整套智能驾驶方案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华为智选的销量。要知道,余承东此前曾豪言华为智选要在2022年完成30万台的交付量,单纯依靠问界M5、极狐与阿维塔等几款车明显很难完成这个目标,一旦大众成为华为的供应商,那么余承东的豪言将会成为事实。
这仅仅只是成为供应商的猜想,华为目前还没到需要卖自动驾驶技术的地步。毕竟,过去这些年,华为在智能驾驶方面早已经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此前,华为汽车BU首席运营官王军在接受采访时就曾强调,“华为要持续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投入,今年在研发上的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其中自动驾驶团队超过2,000人。”
如果这个时候华为出售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很容易给外界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认输离场,我想这对华为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当然除此以外,也有可能是钱的问题没有谈好,目前这笔收购案虽然高达数十亿欧元,但仍没有达到华为的预期。在大众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的新闻曝光后,就有不少人评论,“再多个0可能华为就答应了”。
如无意外,接下来就剩下双方博弈的过程了。当然,就算大众最后没有收购成功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也不会妨碍大众继续采用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只不过到时的合作更像是一种各取所需的状态,大众吸收华为的自动驾驶经验,而华为则继续深入汽车制造。
同样的操作,此前北汽就曾用过,北汽旗下的极狐阿尔法S共推出了六款车型,但是只有HI版采用的是华为自动驾驶的全栈解决方案,其余的版本的解决方案则由博世提供自动驾驶辅助方案。北汽这样的操作,颇有当年HTC一边生产WINDOWS PHONE,一边生产安卓手机的风范。
总结:虽然目前大众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的传言被否认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众与华为的合作将会停止。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大众在智能驾驶的短板正在被放大,如果不加快这方面的研发,大众很有可能在这场新能源的浪潮当中落后,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大众汽车依然可以选择自研的道路,只不过时间不等人,大众能否坚持还是个未知数。而且就算时间等你,对手也不会站在原地等你,所以大众与华为的这场谈判仍会继续。至于何时出结果,相信大众不会让大家等太久,毕竟压力全在大众汽车这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